【名家談股市】港股趁低吸納?星級名家卓百德:現處於熊市,要小心!
港股近兩個月表現相當波動,現在恒生指數跌至25000至26000水平,應否趁低吸納?星級分析師卓百德表示:「要小心!」
Portwood Capital董事總經理卓百德(Peter Churchouse)接受《投資理財周刊》專訪時表示:
「港股近期表現相當波動,然而,傳統來說,港股向來都相當波動,不是新鮮事,我們現在處於熊市。」
卓百德是摩根士丹利前香港區董事總經理,研究股市和樓市約40年,是行內殿堂級分析師。




卓百德說:
「港股近期大跌,這不是經濟問題,香港經濟正在有良好的復甦,樓市也沒問題,問題是中國的政策風險,而在本港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數目不斷提高,中資企業愈來愈主導港股,不少外國投資者想投資中國的話,都來港買中資股,他們現在對於中國的政策風險深表憂慮,他們見到很多不確定性。」
延伸閱讀阿里最新分析,請見:長勝將軍劉國傑:互聯網巨頭是時候承擔更多責任了!、 女股神決定阿里一股不留?
他表示:
「政策風險上升,中央大規模干預多個行業,例如教育、地產等,外國投資者不喜歡這樣,他們想政策清晰,希望企業可以繼續營運,而不是背負政策風險,所以,他們減持中港股票,背後原因不是中港經濟出現問題,不少投資者有信心今年中國經濟可取得6%至7%的增長,所以,不是經濟風險,而是政策風險。」
「環顧全世界,政策風險到處都在,並正在上升,只是中國的政策風險較高,令到投資者對港股感到負面。」他續說。
「港股估值並不貴,系統風險不高,即是說,破產風險和金融危機皆不高,不少本地企業負債比率偏低,政府負債也低,銀行體系良好,不論是股市或經濟,香港都不見得有基礎性問題。」他說。
他表示:
「然而,中國的政策風險對企業的盈利影響力有多大和多深?尤其是教育、互聯網、網遊、電商平台、媒體、非必需品消費等板塊比較高風險。
「雖然部份板塊面對高的政策風險,相反,有不少板塊面對的政策風險比較低,例如商品、基礎材料、半導體、軟件、電動車、製造業、護老等,不過,市場沒有把兩者分開來看,而是都一起減持,因為他們不知道哪個行業會是下一個政策要打遏的對象?」
現在恒生指數已由29000跌至介乎25000至26000水平,應否趁低買?
「我看,應該要小心!(be careful!),因為監管風險仍未完結,仍有機會蔓延至其他行業。此外,外圍也面對風險,例如央行縮表、加息、美股由高位調整的風險,尤其是美國科技股,已有不少分析師提出,納指已過高、已超賣,技術上料隨時進入調整,美股正在創新高,估值升至高昂,如果美股調整,港股料受累。」卓百德說。
納斯達克指數升至15100點,再創歷史新高。
專訪「神準策略師」瑞信邵志銘 拆局政策市!詳見:【下一頁】
本報記者:周劍琴
【hket X 謝榮輝:股市動盪 捉轉勢機遇】現場及網上講座(9月8日),利用技術分析及星象周期捕捉重要轉向時機 <早鳥報名優惠>
延伸閱讀:
【名家談經濟】人行將「放水」?野村陸挺:短期料定向降準!
公用股除淨 收息大召集
【派息一覧】公用股快除淨 邊間派息最有增長前景?(附除淨時間表)
【高息股】7間高息股未來一周除淨 息率最高19厘(附表)(第二版)
【國策主題】體育用品股有國策護航 呢隻追落後(第二版)
【新股IPO】先瑞達醫療今日掛牌 派息政策知多少?(第二版)
長和系除淨 財息兼收攻略
撰文 : 投資理財周刊 Money Times
欄名 : MT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