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機遇】國產膝頭有價有市 (第二版)
中國人口老化趨勢加劇,人工關節如膝頭/膝蓋供求大,當地帶量採購高值醫用耗用設備,故銷售關節植入產品的醫療企業具發展潛力。本篇將會聚焦中國人工關節受益企業,以及市場集中度。
【限電機遇】天然氣成補位新寵?【下一頁】
類風濕關節炎、關節老化,甚至關節因運動創傷的患者,需更換人工關節減輕痛楚,改善日常生活。近年國內不少醫療企業崛起,中泰證券推薦龍龍頭企包括:愛康醫療 (01789) 、威高骨科(滬:688161)及威高股份 (01066) 、春立醫療 (01858) 、微創醫療 (00853) 。同時,看好終端品牌力強,邁瑞醫療(深 :300760)有望快速進入關節市場。



中國家醫保局組織於9月14日,開展人工關節集中帶量採購產生擬中選,結果顯示人工關節置換數量年均20%的速度增加。
根據人工關節國家採集方案,剩餘量由醫療機構自主選擇。中泰證券認為,無論從質量、安全性,還是醫生使用習慣上,醫療機構更傾向選擇大品牌企業,小企業僅憑低價亦較難選用,並預計人工關節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報道指,中國醫療機構可選擇伴隨企業服務,若選擇「不含伴隨服務」,可按中選價格及企業結算,可節省「伴隨服務費」收益。所謂伴隨服務是指組裝工具,進行必要工具使用指導,對醫療機構進行工具操作培訓。
【限產系列】水泥價有規律續上?【下一頁】
人工關節價格逾8成降幅
國家人工關節採集方案中選結果落地,初次置換人工髖關節和人工全膝關節,有關具體價格和降幅。早前內地券商公開數據,擬中選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人民幣‧下同)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幅約82%。
《人民網》報道,今年9月24日舉辦的中關邨論壇主題「智慧‧健康‧碳中和」,而各參展機構聚焦關鍵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及碳中和等核心技術和領域。
----
【第二版】12:47 更新
國企性價比優勢擴大市場份額
以首年採購量計算,擬3類人工關節(髖關節和膝關節)的中標結果,進口品牌份額分別為陶瓷-陶瓷(49%)、陶瓷-聚乙烯(51%)、合金-聚乙烯(33%)、3類髖關節及膝關節(61%)。
國產品牌仍較大進口替代空間,有望憑藉質量、價格和成本等優勢,性價比優勢持續進行進口替代,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研究報告系列:【宏觀經濟】 滯脹也不錯! 降通脹成本誰來埋單?
報告來源:中泰證券
編輯:鍾采餘
撰文 : 投資理財周刊 Money 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