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瑞銀4大因素 評中國地位不動如山(不斷更新)
瑞銀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近期的防疫封控措施,引發企業考量將生產移出中國。然而,得益於其龐大的消費者群體、先進的製造業基礎設施、高效的物流體系以及技術熟練的勞動力,長期而言中國的供應鏈主導地位難被撼動。另一方面,中國供應鏈升級,更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
【宏觀經濟】2022年第二季 製造業投資的挑戰與機遇【下一頁】





防疫限制措施助推供應鏈轉移
上海自3月底以來實施嚴格的出行限制,加上其他一些城市(尤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封控管理,導致供應鏈受阻。
相對之下,區域內的競爭者(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已恢復疫情前的生活。據中國歐盟商會5月初發表的調查數據顯示,由於嚴格的防疫政策,近25%的受訪企業正在考慮將現有或未來的營運移出中國,比1月調查時的比例高出一倍多,也是10年來的最高水準。
專訪基金教父雷賢達 談港股下半年部署【下一頁】
其他因素也在助長這種趨勢。例如:
- 1.中美貿易摩擦暴露出依賴單一生產基地的缺點,凸顯出多元化生產的必要性。
- 2.亞洲其他市場的競爭力逐漸上升,各國推出激勵措施以吸引敏感科技回流本土。
中國亦有大品牌將生產線轉移,例如:
- 1.富士康便宣佈將部份iPhone生產線由中國轉移至印度。蘋果此舉的部份原因是考慮到上海的疫情封控措施。
- 2.韓國三星公司於2020年將個人電腦生產基地從中國遷移至越南,以降低成本。
- 3.其他多家跨國公司也做出類似決定,將全部或部份生產轉回本國或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
不過,得益於四大因素,中國的供應鏈主導地位難被撼動。分別是:
- 1.龐大的消費者群體;
- 2.先進的製造業基礎設施;
- 3.高效的物流系統;
- 4.技術熟練的勞動力。
報告來源:瑞銀
編輯:陳文政
欲看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新書登場:繼2022年收息全攻略的三冊電子書後(訂戶可按此登入),2022年《10大熱門股》深度分析(上冊)已登場,先睹為快的朋友可按此瀏覽,
★★★未成為hket訂戶的朋友,不妨把握我們推出的10元訂閱優惠,除了可瀏覽電子書系列,還可盡覽《香港經濟日報》、《置業家居》及《投資理財周刊》的電子版!名額有限,先到先得,請火速行動!★★★
...
訂閱指定計劃免費送您3盒口罩,繼續幫您遠離病毒!
計劃詳情
撰文 : 投資理財周刊 Money 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