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圖論市】15幅圖 建銀國際示此熊不簡單(第四版)

研究報告 14:03 2022/06/22

分享:

分享:

回顧第一至三版所言,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衝擊屬短暫性,但聯儲局卻以大幅減息及量化寬鬆作應對,而且收水時間亦遲(見本文第一版內圖一至五),導致利率續升,通脹難落,並增加經濟在明年出現衰退的風險(見本文第二版內圖六至十),股市走弱(見本文第三版內圖十一至十五)。基於以上情況,對於股市後向,建銀國際預計:

發達市場股市與新興市場股市的趨勢將大致相同,它们的每股收益將會下跌,因為在疫情中,發達市場场享有比新興市場更激進的政策支持。同時,到2023 年,發達市場的股市將比新興市場股市經歷更嚴重的估值收縮,因為它們的估值更容易受到高通脹的影响。

延伸閱讀:

【通脹Vs衰退】熊市=衰退?施羅德統計:每三次有兩次入係

【通脹升温】花旗料全球50%機率陷衰退 趨勢收尾3個可能性

【美國經濟】末日博士魯賓尼:美國「非常接近」衰退

-------------------

【第三版刊於6月21日 18:08】

本文第一版提及,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衝擊屬短暫性,但聯儲局卻以大幅減息及量化寬鬆作應對,而且收水時間亦遲(見本文第一版內圖一至五),導致高通脹局面兼衰退風險上升;第二版進一步指,通脹局面難扭轉之餘,明年出現衰退的風險卻正在增加(見本文第二版內圖六至十)

至於債息及股市等後市呢?

點擊圖片放大
+4
+3

首先,雖然聯儲局展開本輪加息周期不久,但美國債息已出現倒掛,10年期債息與2年期債息差距已呈負數(見圖十一),即預示經濟將温和衰退。不過,建銀國際表示,聯儲局加息次數愈多,孳息率曲綫就會變得愈倒掛,經濟嚴重收縮的風險就愈大,並根據目前的分析,出現某種程度衰退的可能性愈來愈大。

再配本文第二版提及的預期美國ISM(國際供應管理協會)指數走勢,建銀國際更進一步估計,縱使没有重大的信用緊縮,疲弱的全球經濟將推動美元高收益債券利差在2023年第二季度至少達到8厘(見圖十二)

建銀國際續指,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股票的正預期每股收益增長率都需要全球經濟增長符合美國ISM指數的保持在50或更高水平,但根據目前的分析,該指數在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内低於50。由於利潤率减少,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預期......

--------------------

【第二版刊於10:21】

承本文第一版所言,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衝擊屬短暫性,但聯儲局卻以大幅減息及量化寬鬆作應對,而且收水時間亦遲(見本文第一版內圖一至五),導致高通脹局面兼衰退風險上升。

建銀國際進一步指,美國房屋及租屋空置率極低(見圖六),而住房通脹率佔美國核心通脹率約三分之一,較高的住房通脹率仍會加劇核心通脹率。

點擊圖片放大
+3
+2

此外,美國名義GDP增自2012年開始本輪反覆上升趨勢,而建銀國際表示,這趨勢與過去的貨幣超寬鬆有關,並參考上世紀60、70年代情況,預期在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越名義GDP之前,聯儲局不會停止加息(見圖七)

另一方面,疫怖情爆發後出現貨幣供應速度崩潰(見圖八),惟在未來幾年貨幣供應速度呈上升趨勢......

延伸閱讀:【通脹Vs衰退】建銀國際:加息短期增商品波動性(第四版)

--------------------

【第一版刊於08:01】

通脹高居不下,多國央行展開加息周期,惟疫情窒礙經濟活動,尤其是供應鏈方面。高息、高通脹卻碰上衰退陰霾,美股明顯步入熊市,恐慌指數(VIX)上周急升(點擊圖片放大),建銀國際近日報告更直言:「這一次不是普通的熊市。」

點擊圖片放大
+2

專訪滙豐私銀范卓雲 毋懼加息 港股迎復甦【下一頁

首先,建銀國際統計自1925年至今年本月中的股、債回報表現,現階段來看,今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財富損失最嚴重的一年(見圖一)

建銀國際指,新冠疫情對供應鏈的衝擊,與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相似,但不同的是美國聯儲局以降息及量化寬鬆來應對疫情的影響,但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其實好短暫,結果加劇了通脹。

聯儲局遲了加息

不過,聯儲局錯判形勢,令該局自1960年以來第二次息率落後於通脹(見圖二)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其實上,從美國勞工市場表現,例如職位空缺、時薪、失業率等(見圖三至五),均顯示疫情的衝擊其實......

藍籌相關券商看法,詳見:【長和系】【中電】【滙豐】【恒地系】【領展】【中移動】【聯想】【中銀】【中行

......欲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更多豐富藏書,歡迎登入電子書架,未成為訂戶的朋友,只需598元/年,可享全年無限瀏覽hket電子書架,更可盡覽《香港經濟日報》、《置業家居》及《投資理財周刊》的電子版,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

撰文 : 投資理財周刊 Money 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