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臨界點】從S型滲透曲綫 揾最終贏家 (更新圖表)
美國電動汽車滲透率最近通過一個銷量臨界點「5%」。根據分析,這一門檻標誌電動汽車開始大規模普及。
此外,全球能源車滲透率已到達10%,詳見圖6。
資料同時顯示,中國今年6月廠商批發銷量 221.4 萬輛,同比增長 41.3%,環比增長 37.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 57.1 萬輛,同比增長 141.4%,環比增長 35.3%,批發滲透率25.8%。






為什麼5%這一臨界點如此重要?
因為大多數成功的新技術—電力、電視、手機、互聯網,甚至LED燈泡,都遵循一個S型的滲透曲綫,S曲綫的頂端代表了最後一批拒絕放棄舊有設備的人。在早期階段,銷售進展緩慢,一旦成為主流,銷售量就會出奇地加速。
5%沒有達到之前,銷售往往是緩慢和不可預測的。
不過,一些國家(主要是歐洲國家)使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因此早期階段的滲透不太一致。直到10%的新車配備了插頭,這一更廣泛的電動車類別才達到了一個穩定的臨界點。例子見手機市場滲透率,以及中國今年6月新能源車銷量。





分析師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包括這些因素在內,全球在路上行駛的電動汽車剛剛超過2000萬輛;到明年年底,這一數位還將翻一番。
拜登政府去年更發佈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到2030年電動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佔到新車總數的一半。根據臨界點分析,它應該能在幾年內超越這一目標。
汽車製造商臨界點
事實證明,汽車製造商也有所謂的臨界點。工廠必須重新裝備,供應鏈必須重新配置。為了實現最大限度的成本節約,整個汽車必須重新設計,並考慮電氣化。
在歐洲,一旦汽車製造商季度銷售的10%轉向電動汽車,這個比例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會翻3倍。
豐田是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但電動汽車銷量還沒有達到10%的門檻。豐田的目標是到2030年電動汽車年銷量達到350萬輛,佔其1000萬輛汽車年銷量的35%。
迄今為止,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90%來自美國、中國和歐洲,這意味佔全球汽車年銷量約三分之一的國家還沒有超越臨界點。拉丁美洲、非洲或東南亞的國家都沒有實現這一飛躍。
儘管如此,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在過去兩年中增長了兩倍。2021年全球汽車銷量的淨增長全部來自電動汽車,而據媒體預測,這一趨勢將無限期地持續下去,今年可能是電動汽車進軍市場的高峰期。
如果將這種臨界點分析應用到全球,去年全球純電動汽車的份額首次超過了5%的門檻;如果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內,10%的臨界點將在今年某個時候被突破。如果估計正確,需求預計會加速增長。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訂戶可按此登入。更多精彩電子書選擇,可按此登入電子書架,豐富藏書無限瀏覽。
...
撰文 : 陳建仁
欄名 : 大行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