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講大市】陳永陸:暫時也只好隔岸觀火(不斷更新)

財金猛人追蹤 14:33 2022/11/01

分享:

分享:

一文看清資深股評人陳永陸對中外大市點評:

點擊圖片放大
+2

11月1日

近日環球市場焦點搖擺不定,原先全部集中在通脹率的高低,去預視環球央行加息步伐。目前環球經濟很大機會進入滯脹,因而令市場對加息的擔憂略為減輕。

事實上,過去一周加拿大央行及歐洲央行加息,幅度符合了市場預期,但重點是這些央行會後聲名,都放棄了大幅加息的字眼。換轉看,按實際經濟情況再行調節,從而被解讀為……詳見【下一頁

10月26日

資深股評人陳永陸於電台節目中,點評港股恒生指數,他指出:「大家比較今次(恒指)去到08年金融海嘯位置,全球面臨百年難得一遇嘅金融海嘯,大家當時唔知點做,恒指由高位31000多點,跌到11000點,跌幅確實快。但今次去年2月份科技股成個泡沫湧上來,去到33000點,曾經破左前幾年的高位,之後先開始慢慢回落。當時來說,回落代表調整、覺得人為(因素),因為各大政策,不代表公司唔掂所以慢慢跌。

但今次與上次唔同,上次來得突然,個個要離開股市、離開經濟,但今次香港股市都唔覺得(有)股災出現,今年疫情再係國內爆發,大家開始覺得中國經濟唔掂、差,所以警覺性冇上次咁高。」

10月25日

2年期國債孳息益率升穿4.6厘,形成2年期國債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綫的倒掛程度擴大,通常這情況美國未來陷入衰退機會大增。

問題是,美國財金官員已表明將控制通脹為首要任務,即使面對經濟風險也沒由來可以減息,因此在加息陰影仍籠罩下,短期內已見不到美股,甚至其他地方股市有好運行。 不過……詳見【下一頁

10月20日

資深股評人陳永陸於電台節目中點評內房股,他表示:「碧桂園 (02007) 股價跌得好底嘅水平,如1.7元買入都無辦法,(現時)可以keep住,但唔好溝。

(目前)要睇碧桂園仍然是國內示範企業,前晚企業發債,前一排(市場)關注有無問題,上一次發債,唔比再發債,原來仍然都係幾間龍湖 (00960) 、旭輝 (00884) 和碧桂園與幾間央企。

整體內房暫時不買適宜揼錢落去,等待慢慢復甦,到時有轉勢先考慮會否需要注碼,繼續keep住,或者需要買多少少。」

9月30日

新女首相卓慧思登場後,隨即宣布減稅,因而引發英國債息持續急升,英倫銀行迅宣布入市購買20年或以上長債,每日規模上限50億英鎊,直到10月14日為止。

英國債息急升,引領一綫主權債息亦有急升情況,各主要資產恐怕會出現一定規模重整。對投資者而言,將資金換成最強的美元收息,已相當吸引。即使是港元定息……詳見【下一頁

9月26日

一如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加息0.75厘,但市場焦點卻在議息後的聲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強鷹」加息言論令美股持續走弱。

很多人都認為鮑威爾言論超出市場預期,才令美股借勢再跌,但一如我所料,「強鷹」言論絕對是合乎劇本發展。目前美國一般日用品的價格普遍上升3成以上,某程度上是中美關稅的後遺症……詳見【下一頁

9月19日

困擾市場的美國利率走勢預期,經過連續幾星期調整後,市場大致預期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介乎4.3%至4.5%,其實這近乎我自己心目中的預期水平。

之前很多人都認為美息到3.75%會見頂,但我已在此表示過,加息是壓不下目前的扭曲性的通脹,加上冬天燃料價格料急升,因此加息幅度預期高過……詳見【下一頁

9月13日

人民銀行上周宣布自本周四起,金融機構外滙存款準備金率下調2%至6%,是次舉措有助於增加130億美元,主要目的是而降低人民幣貶值壓力。

中國目前面對最大的是信心危機:內憂上,內地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內房爆破引發內銀的潛在債務問題,而抗疫封城措施亦令地方經濟凍結,即使中央放水,商家信心不足也刺激不了投資。在外面,西方的圍堵、台海的局勢緊張、中美關稅問題未能解決,正正是屋漏兼逢夜雨。然而,我認為……詳見下一頁

9月7日

資深股評人陳永陸於電台節目中表示:「比亞迪 (01211) 列口低開後,如果股神仲覺得有錢賺,都係繼續沽的話,好似上次佢手上沽跟中石油 (00857) 一樣,一次分幾段完全沽清,對後市係好嘅,但短期壓力一定好差。上一次低位是200至210元,是比較大的支持(位),如穿左難保試試3月份低位,190至170元水平。點都好喇,股神沽到平均價,若上高和下低沽清的話,要200元以下先沽得清,都賺好多喇,但我認為一次過沽清後,對比亞迪股價反而有幫助。」

點擊圖片放大

9月5日

上周市場焦點全集中在美國財金官員的「強鷹」加息言論,美股三大指數應聲急跌。

之前我已跟大家多次提過,對於聯儲局「偏鴿」的加息手段不要過於樂觀,原因是目前美國甚至於世界的通脹,根本不是加息可以直接將之壓下,只能間接曲綫地去減輕壓力,成效明顯是事倍功半……詳見下一頁
8月29日

中國上月經濟增長表現不似預期,製造業活動出乎意料重現收縮,因而促使國務院宣布落實多項穩定經濟政策,而且再進一步實施19項接續政策,港股上周四也應聲大幅反彈,不過,市場普偏對今次重拳救市的看法不一,而主流意見對救市成效存疑…………詳見下一頁

欲看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更多豐富藏書,歡迎登入電子書架,未成為訂戶的朋友,只需598元/年,可享全年無限瀏覽hket電子書架,更可盡覽《香港經濟日報》、《置業家居》及《投資理財周刊》的電子版,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

撰文 : 鍾采餘 投資理財周刊

欄名 : 名家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