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業績】內銀板塊績後檢閱 大行揀股條件一覽(第二版)
內銀股受制於中國經濟放緩、內房資金危機發酵及人民銀行減息降準救經濟等因素,近期股價疲弱,但另一方面內銀股本年的預測股息率已相應地升至9厘水平,食息吸引力大幅上升。趁板塊業績新近發布,讀者要留意數據中反映出的行業趨勢,選出逆市穩勝的股份。
花旗較早時發布了一份內銀板塊的績後報告,總結了一些重要的趨勢。首先是資產質素滑落,內銀除了壞帳比例提升外,壞帳撥備率也出現上升。這是因為中央指導內銀下調比例,確保經濟下行時仍有借貸空間。細分來看,聚焦零售業務的銀行,壞帳比例提升得較多,因為︰一、樓宇按揭以外的零售貸款還款期較短;二、疫情打擊了消費與信用卡貸款的需求;三、監管當局收緊了信用卡貸款的壞帳計提要求。
第二個重要趨勢是淨息差(NIM)的收窄。花旗指出,淨息差的收窄由三個因素帶動︰一、人民銀行減息降準,市場利率下降;二、經濟不景令居民減少借貸,新增貸款更多來自利率較低的商業貸款;三、政府要求內銀「讓利」,降低貸款利率以支援實體經濟。
而且在借貸利率下降的同時,作為資金成本之一的存款利率卻要上升,因為內地居民在進行資產配置時對高息的定期存款要求增加。雙向夾擊之下,花旗估計下半年內銀板塊的淨息差會進一步收窄,只是幅度會稍低於上半年。






目前股市狀況欠佳,中國的經濟復甦前路漫漫,加上美國加息周期也制約資產價格表現,究竟單純看增長速度是否選擇內銀股的方法,值得商榷。招商銀行 (03968) 及郵儲銀行 (01658) 增長雖然佔優,但估值也明顯較貴,且股息率也較平均處9厘水平的同業低一大截。更現實的是截至上周五的前複權計算,招商銀行股價累跌32.5%,於主要內銀股內表現最差;郵儲銀行股價累跌7.5%,跑輸其餘國有內銀股。
雖然市場看好招行及郵儲行的財富管理業務手續費收入增長潛力,願意為此給予股份較高溢價,但滙豐指出,內地樓市交投疲弱削弱了投揭的需求及定價,而且打擊了更廣泛的資金動能及財富增值,從而令衍生的投資及消費信貸需求減少,最終令財富管理、按揭及其他零售貸款的業務正在受壓。
欲看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更多豐富藏書,歡迎登入電子書架,未成為訂戶的朋友,只需598元/年,可享全年無限瀏覽hket電子書架,更可盡覽《香港經濟日報》、《置業家居》及《投資理財周刊》的電子版,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
訂閱指定計劃免費送您250毫升消毒噴霧及2盒口罩,冬日齊齊幫您抵抗病毒!
計劃詳情
撰文 : 陳煒傑 投資理財周刊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