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板塊利好、風險逐個數(不斷更新)

研究報告 22:34 2022/10/12

分享:

分享:

汽車行業是中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行業產業鏈長,上下游延伸至實體經濟的諸多方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對經濟增長有至關重要的拉動作用。不過,雖然國家陸續推動多項優惠政策扶持行業,新能源仍然面對暗涌。

為支援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於9月26日聯合發布公告,將2022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續實施至2023年底。加上限產、疫情等擾動因素消退,車企旺季表現可期。

專訪花旗劉顯達 末季看好三主題跑出【下一頁

新能源車銷情佳

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實施以來,有效激發了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國家稅務總局此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406.8億元,按年增長108.5%,其中7月份免征車購稅71.7億元,按年增長119.1%。

中國銀河證券發表研究報告,指8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52.9萬輛,按年+111.2%,環比+8.8%;批發銷量達63.2萬輛,按年+103.9%,環比+12.0%,新能源轉型持續加速。

8月國內新能源零售滲透率為28.3%,按年提升11.0個百分點。8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創歷史新高,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16家,佔新能源乘用車總量84%,其中比亞迪(17.4萬輛)持續領跑,特斯拉中國(7.70萬輛)、上汽通用五菱(5.26萬輛)、吉利汽車(3.75萬輛)、廣汽埃安(2.70萬輛)等頭部車企表現延續強勢。

不過,銀河證券亦指出新能源產業尚有暗湧,需避免「大躍進」式發展。

三大風險

第一大風險是結構性產能不均。結構上,國內新能源汽車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產能不足並存。

出現了盲目擴張、投資過熱的趨勢,一些低水平企業采取低質低價競爭方式擾亂市場,產品從設到制造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第二大風險是市場競爭。這種競爭既來自傳統燃油汽車,也來自國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例如

美國新能源車龍頭特斯拉,拉低成本降價搶佔中低端市場,以鞏固其在高端電動車領域的霸主地位,並不斷推出新的商業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引領行業變革。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與國際上先進的新能源汽車也仍然有較大差距。

第三大風險是資源環境的制約。隨着新能源汽車數量增加,全球金屬資源爭奪日益激烈。而我

國金屬鋰、鈷等主要動力電池資源缺乏,資源穩定供應和價格穩定的挑戰較大。同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用電清潔化等問題也日益突出。所謂清潔能源,如果不把後期電池回收問題作為重要汽車後產業鏈來對待,將是一個偽命題。

報告來源:銀河證券

編輯:陳文政

欲看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更多豐富藏書,歡迎登入電子書架,未成為訂戶的朋友,只需598元/年,可享全年無限瀏覽hket電子書架,更可盡覽《香港經濟日報》、《置業家居》及《投資理財周刊》的電子版,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

撰文 : 陳文政 Money 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