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釋放了甚麼經濟信號 重點有五方面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會議上作報告並總結了過去的成果,但未來的路要怎麼樣走?面對現時的經濟阻力,疫情和房地產危機等等,二十大又發出了甚麼訊號?下文就與大家一起看看。
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發展仍是第一要務,著力點是實體經濟,市場在配置資源上仍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鼓勵、支持、引導。」





增加科研投入
二十大報告指出,
「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第一動力。」
另外亦提到要「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中金認為,這些表述的一個重要落實就是,中國的研發投入或迎來進一步的上升,政府或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並且預計,要實現人均GDP在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考慮到人口老齡化的影響,中國的研發強度需要從2020的2.4%進一步上升,按照規劃要求,十四五期間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強度高於十三五。
中金認為未來,無論是財政還是金融領域,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可能都將進一步加大,一方面,財政的直接支持規模可能繼續上升,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也將繼續擴大,央行可能會繼續推出與科技創新有關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銀行可能也將加大對相關行業和公司的融資支持力度。
細化能源發展框架
近年國策一直發力推動的綠色發展和新能源的話題,二十大也有提及。
報告中重申,
「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在生產領域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在消費領域倡導綠色消費。」
中金認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意味著立足於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發展新能源的同時也會提高舊能源的清潔高效使用,先立後破。
同時,報告的新提法是「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不同於以往「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新提出的新型能源體系還處於「規劃建設」階段,未來可能會出台更細化的頂層設計,統籌能源建設、保障能源安全。
促進中西部發展
報告指出,
「將繼續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
中金分析指,區域協調發展,既是共同富裕下政策的必然選擇,通過進一步推動區域協調、充分發展以實現共同富裕;也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合理要求,比如通過優化生產力布局以避免區域無序競爭、促進制造業梯度轉移有序開展和承接等。
比起東南部,中國的西部發展仍較為落後,因此,未來基礎設施建設可能向中西部和縣城傾斜。
保障合理住房需求
對於房地產,報告繼續......
;
欲看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訂戶可按此直接登入。更多精彩電子書選擇,可按此登入電子書架,豐富藏書無限瀏覽。
...
撰文 : 劉雅文 MoneyTimes
欄名 : 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