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轉軚 兩類內銀股得寵
上周大部分內銀已公布季績。中金的一份調查發現,偏股型基金已在吸納一些優質區域銀行,以及部分國有銀行。這批股份的估值和倉位均位於市場底部,「有較強吸引力」。此外,9月超預期金融資料表明,「穩增長」政策效果更為明顯,內銀股估值有望回升。
中金統計了3Q22內銀股公募基金倉位元以及估值情況。
截至3Q22,內銀股基金倉位為2.94%,繼上季度下降1.52%後略微上升0.19%,主要由於市場回調,內銀股跑贏A股和H股基準指數6.5%/4.9%。








優質區域銀行國有銀行倉位上升
區域銀行和國有銀行倉位上升,股份銀行倉位繼續下降。3Q22區域銀行、國有銀行倉位分別為1.69%/0.34%,環比上升0.31/0.14%;股份銀行倉位回落至0.92%,環比下降0.26%,為2021年以來最低水準。
國有銀行倉位增加主要集中於建行 (00939)
、工行 (01398)
、農行 (01288)
,但增幅有限。
據港交所資料,三隻國有內銀的往績股息已達10厘,但市盈率只得3倍。是否抵到爛?基金的行動最有說服力。
3Q22,江蘇銀行(600919.SH)、成都銀行(601838.SH)、農業銀行倉位上升最多;招商 (03968)
、興業(601166.SH)和平安銀行(000001.SZ)倉位下降最多。
整體區域銀行佔全部銀行倉位元比例為57%,環比提升約7%,再創歷史新高。但由於區域銀行幾乎沒有在港上市,故不予評論。







此外,偏股型基金的內銀倉位,皆屬低配(配置金額不及行業比重),總體為-8.54%。其中區域銀行-1.08%,國有銀行-2.59%,股份銀行-4.87%。






欲看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更多豐富藏書,歡迎登入電子書架,未成為訂戶的朋友,只需598元/年,可享全年無限瀏覽hket電子書架,更可盡覽《香港經濟日報》、《置業家居》及《投資理財周刊》的電子版,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
訂閱指定計劃免費送您3盒口罩,繼續幫您遠離病毒!
計劃詳情
撰文 : 陳建仁
欄名 : 大行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