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炒股轉炒外滙 7圖解構主流貨幣潛力(不斷更新)

研究報告 16:05 2022/10/31

分享:

分享:

股票市場全球下挫,大量資金轉投外滙市場,現時全球外滙市場日均交易量飆升至7.5萬億美元。

國際投資機構——國際清算銀行(BIS)於10月27日公布三年一次的調查,指在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全球外滙市場的交易量升至歷史新高。 2022年4月份全球外滙市場的日均交易額增至7.5萬億美元,較2019年同月增長14%。2019年4月全球外滙市場的日均交易額按年增長率為30%,2016年則按年收縮了5%。

專訪專訪曾淵滄 李永權 授逆境應對心法【下一頁

    點擊圖片放大
    +6
    +5

由於通脹衝擊促使各國央行提高利率,以及俄烏衝突擾亂了金融市場,外滙市場波動率在經歷了多年的低迷之後大幅上升。

國際清算銀行表示,滙率大幅波動導致交易商「庫存失衡」,迫使他們更頻繁地在交易商間市場進行開平倉交易。並在報告中表示:

「2019年至2022年期間外滙市場交易量的增長反映了交易商間交易的增加。這可能反映了2022年4月外滙市場波動加劇。」

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指,交易商間的日交易量為3.5萬億美元,佔全球總交易量的46%,高於三年前的38%。相比之下,與「其他金融機構」(包括非銀行金融機構、對衝基金和機構投資者)進行交易的市場份額從55%下降到48%。

    點擊圖片放大

美元最強勢

國際清算銀行表示,從貨幣品種來看,美元依然是佔比最大的貨幣,外滙交易中約88%的貨幣都涉及美元,這一比例在過去10年幾乎沒有變化。歐元的市場份額則從三年前的32%降至31%左右。

人民幣的市場份額增長最大,從4.3%擴大至7%,排名從2019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5位。另外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就外滙衍生品而言,掉期交易的市場份額繼續增加,佔總交易量的51%,而2019年為49%,而現貨交易的市場份額則從30%下降到28%。遠期交易穩定在15%。

六大主流貨幣

美元強勢自然吸引大量炒家,惟市場上仍有其他主流貨幣值得留意。

人民幣持續眨值,這與中央的貨幣政策有關。內地經濟學家連平指出,中國是從實際角度出發,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繼續實施逆周期調節和跨周期調節,而並非像其他國家一樣跟隨美國加息便收緊貨幣政策。中央的貨幣政策仍是以穩增長、支持實體經濟為主。

日元依然疲弱,10月28日兌美元收報147.6。由於日圓持走寬髮政策路綫(息率保持負0.1厘),長遠對日圓前景不利。近半年日圓受美聯儲加息影響,正在不斷眨值。

(不斷更新)

報告來源:國際清算銀行、植信投資

編輯:陳文政

欲看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更多豐富藏書,歡迎登入電子書架,未成為訂戶的朋友,只需598元/年,可享全年無限瀏覽hket電子書架,更可盡覽《香港經濟日報》、《置業家居》及《投資理財周刊》的電子版,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

撰文 : 陳文政 Money 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