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熊底轉牛的邏輯

研究報告 19:13 2022/11/15

分享:

分享:

過去一年壓制股市的負面因素有疫情、房地產、美聯儲加息、人民幣滙率貶值等。股市何時能夠出現持續反彈?我們强調的看多邏輯是:成交量持續放大、人民幣滙率企穩、重振內需政策、美聯儲加息放緩。這些因素近期均出現了積極的改善。這些改善至少意味着把所有的因素上升到長期宏大敘事可能是不合理的,政策和經濟本身是存在周期的,當經濟下降的時間足夠久,政策的逆周期屬性大概率會出現,這種變化有可能對經濟和盈利的影響是年度級別的,股市整體存在着全面估值修復的可能。

按照我們的經驗,在熊市底部或牛市頂部,只有逆向思考的投資者才可能抓住風險收益比最好的買入賣出機會,而這些投資者大部分都是相信周期的。熊市底部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因素都是負面的,比如:當下的經濟數據中,消費、房地產、出口,這些最重要的分項數據都不是很好,如果不相信周期,很難說服投資者底部買入。

近期V型反轉正在兌現。如果反轉期間政策的變化力度比較溫和,則大概率第一波上漲持續到2023年初。如果伴隨着政策落地的超預期,則可能會漲到2023年3月。這一次季度反轉期間,上市公司盈利可能不會馬上改善,股市可能是熊轉牛的第一波上漲,倉位最重要,配置的重點是彈性,是估值和邏輯修復,而不是高頻的景氣改善。

熊市底部的時候,投資者一般都會擔心經濟的風險還沒出清,擔心當下的很多問題會成為長期問題,會導致經濟下台階。但即使看日本歷史上的兩次GDP下台階(1970至1975年、1990至1993年)和國內經濟2011至2015年的下台階,也並沒有讓周期消失,即使是在下台階期間。

    點擊圖片放大
    +10
    +9

欲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更多豐富藏書,歡迎登入電子書架,未成為訂戶的朋友,只需598元/年,可享全年無限瀏覽hket電子書架,更可盡覽《香港經濟日報》、《置業家居》及《投資理財周刊》的電子版,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

欄名 : 大行有路捉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