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經濟水晶球 一文看清(不斷更新)
臨近年尾,一眾券商爭先發布2023年前瞻報告,本篇綜合部分券商對宏觀大市、股指及行業板塊等領域,以及其觀點預測,早著先機,策劃來年部署吧!
專訪兩大專家 評內地重啟機遇【下一頁】
- 宏觀大市
12月23日更新
施羅德預期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將於2023年第一季度升至4.5厘至4.75厘目標區間後見頂,上述預測是以兩次加息過後,政策緊縮的累積影響,惟該行料美國以外的已發展經濟體系的央行不會於2023年「轉向」減息……更多內容詳見:施羅德:環球經濟料向「滯脹」方向發展【下一頁】
安本多元資產解決方案投資總監Raf Choudhury認為美元因優於預期的通脹數據,以及聯儲局可能更接近政策拐點的預期而走弱,並建議3類投資工具迎戰本輪加息周期……更多內容詳見:未來半年美減息無望 選3類投資工具【下一頁】
美國聯儲局加息
安本多元資產解決方案投資總監Raf Choudhury認為美元因優於預期的通脹數據,以及聯儲局可能更接近政策拐點的預期而走弱,並建議3類投資工具迎戰本輪加息周期……更多內容詳見:未來半年美減息無望 選3類投資工具【下一頁】
施羅德預期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將於2023年第一季度升至4.5厘至4.75厘目標區間後見頂,上述預測是以兩次加息過後,政策緊縮的累積影響,惟該行料美國以外的已發展經濟體系的央行不會於2023年「轉向」減息……更多內容詳見:施羅德:環球經濟料向「滯脹」方向發展【下一頁】
德邦證券料美國聯儲局的加息將由緊縮轉為寬鬆,並逐步過渡至以下三個階段:緊縮減碼期、緊縮維持期及寬鬆啟動期……更多內容詳見:2023年展望 德邦證券:三個階段 緊縮轉寬鬆【下一頁】
對於美國通脹展望,粵開證券預計2023年美國CPI將下行,基數效應、供需缺口彌補推動通脹下行,節奏上前慢後快,預計美國CPI……更多內容詳見:2023前瞻 三大因素推動美國通脹放緩【下一頁】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主管Eric Robertsen再度發表年度金融市場驚奇報告,分別列出2023年8個市場低估潛在變數。他強調:「於未來一年,發生的機率非零,可能性遠遠超出市場的預測。」……更多內容詳見:2023水晶球 8大驚奇預測逐個睇【下一頁】



施羅德投資環球及美國股票主管及首席投資總監Alex Tedder料滯脹應不會再發生。然而,經濟持續放緩似乎無可避免,但對經濟嚴重衰退……更多內容詳見:2圖展望2023 施羅德Alex Tedder:滯脹應不會再發生【下一頁】
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於Wind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於明年基準情形的3個預測:第一,現在已經開放了,雖然過程可能需要6個月,但是這個方向是很明顯的……更多內容詳見:洪灝:中港股市明年看法【下一頁】



中國經濟/貨幣政策
12月23日更新
中國10月份生產、投資、消費和出口等多項經濟數據較前期再次出現明顯回落,反映出經濟復甦依然脆弱。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處處長張濤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復甦依然脆弱,受穩經濟政策影響,經濟運行的高波動將會延續……更多內容詳見:建銀張濤:2023年經濟展望 高波動慢復甦【下一頁】
回顧22年中國經濟復甦乏力,但摩根士丹利認為,有7個主要因素會影響中國股市走勢,另外5個向好轉變的因素……更多內容詳見:大摩2023錦囊 哪些板塊可增持?哪些板塊要避開?【下一頁】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指出,2022年前11個月,在內外需走弱和疫情反覆的影響下,進出口增速大幅下降。……更多內容詳見:美消費需求回落 明年經濟或陷衰退【下一頁】
曾任國家外滙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的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人民幣的漲跌不取決於美元強弱和中美利差,而是取決於中國經濟基本面……更多內容詳見:管濤剖析人民幣滙率反轉關鍵條件【下一頁】
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解讀中國經濟,她預期中國出口或進一步走弱,人民幣滙率或在2023年下半年升值……更多內容詳見:瑞銀汪濤:人民幣滙率或2023下半年升值【下一頁】
展望2023年,上海証券指出全球利率體系格局將區域穩定,各國貨幣間的利差將趨於平穩。
至於明年中國幣策發展,胡月曉指出,2023年中國貨幣仍存在雙降(降準、降息)的內在需求,但短期:政策出台時機或有延後,原因……更多內容詳見:2023前瞻 券商分析人民幣與美滙最新形勢(宏觀篇)【下一頁】
中國銀行指出,在樂觀情況下2023年中國GDP增長有望達6.6%。在「二十大」開局預期中國將堅持高品質發展導向,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和條件或將有所改善……更多內容詳見:2023前瞻 中國經濟指標回升 中行研究所:最樂觀GDP增長達6.6%【下一頁】




港股
平安證券認為,港股在2023年將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挑戰25000點,有望迎來上漲行情,原因是……更多內容詳見:港股見二萬五的條件 2023策略(附6大選股主題)【下一頁】
大華銀行大中華區環球金融主管李國基表示,由於中國內地逐步放寬防疫措施,並推出更有力的措施穩定房地產市場,所以仍然看好香港明年的復甦前景。
同時,大華銀行亦預期港府會維持寬鬆的財政政策,聚焦於刺激私人消費,以支持經濟在明年復甦。因此,維持對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2023年增長預測為3.5%,惟在2024年下半年或之前,香港的實質GDP不會回復至2018年的水平。
至於環球經濟方面,該行展望環球經濟將在2023年轉弱,主要受到美國聯儲局及主要央行率先大幅加息,以壓抑處於數十年高位的通脹所拖累。
國海證券認為,港股明年走勢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均有階段性的行情,全年或將呈現「N」型或「M」走勢。對於2023年的港股預期。該行表示,上半年和下半年的邏輯並不相同。上半年港股上漲的核心邏輯是……更多內容詳見:2023前瞻 全年走勢「N」定「M」?選股留意5大概念……更多內容詳見:【下一頁】
享有「冠軍分析師」之稱的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2023年是港股值得做多的窗口期。他指出,過去兩年港股經歷了最冷的寒冬,2023年將見證港股的春天回來了……更多內容詳見:「冠軍分析師」張憶東談2023港股策略【下一頁】



建銀國際表示,在全球經濟底層格局已經出現結構性變化的情況下,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劇,均值回歸失效,但在多個催化劑下,並認為港股可從3大方面入手選股。此外,於2023年該行料仍有條件看到某程度修復,催化劑主要來自……更多內容詳見:2023年三大選股策略 建銀國際薦10大焦點股(附目標價)【下一頁】
展望2023年,中信證券國內防疫政策的進一步優化,疊加地產信用風險的逐步化解將共同帶動經濟基本面預期逐步企穩,改善港股市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過港股會分階段走……更多內容詳見:明年港股分三步走?中信證券教路買貨策略【下一頁】
- 行業板塊
醫藥
隨着疫情的逐步緩解,國元證券預計2023年醫藥行業經營向上趨勢顯著,業績有望快速恢復,同時重點看好四大賽道,包括中藥和消費醫療……更多內容詳見:醫藥板塊業績 有望觸底反彈【下一頁】
內房
由於中國經濟自身新發展階段需求改變,以及國際經濟格局改變下,經濟增長的新發展模式已不再將房地產當作主導產業……2023前瞻 券商評中國經濟趨勢(內房篇)【下一頁】
新能源汽車
華福証券指出,2023年量價承壓,混動和出海有望推動自主品牌進一步崛起。混動車值得留意,其有望接力純電推動自主品牌新一輪崛起……更多內容詳見:2023展望 新能源車看好混動型車型【下一頁】


富瑞指出,新能源車銷量增長由過去兩年的倍數增長回歸至增31%,仍優於整體車市,主要受2項因素驅動……更多內容詳見:富瑞2023年車股前瞻 新能源車蜜月期完結【下一頁】


編輯:鍾采餘
新書出爐:加息、通脹峰迴路轉,歐美收水套路,危中尋機。hket訂戶專享,最新電子書《2022年不可不知的3個大潮》已經登場,訂戶可按此直接登入,更多精彩電子書選擇,可按此登入電子書架,豐富藏書無限瀏覽。
...
【全新訂戶限定】$10訂閱指定計劃,即可飽覽三大頻道及電子書系列!
計劃詳情
撰文 : 鍾采餘 Money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