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首席策略師:美股反彈結束的理由(「美股最後一跌」第三版)
美國經濟評析,請閱「任澤平:全球新一輪衰退來襲」。
比較NAAIM(全美主動投資經理協會)風險敞口指數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價格。該圖表顯示,投資經理的股票敞口在美聯儲會議前最終推高。當然,這最終被證明是陷阱。
Wilson指熊市反彈如期結束,投資者應該在年底和第一季度的任何反彈中賣出。
———
大摩首席策略師最新報告:美股要比想像中差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分析師Mike Wilson昨天(12月19日)再次發表研報,指盈利衰退迫在眉睫,美股的走勢「可能與2008/2009 年發生的情況相似」,並補充說這可能「比大多數投資者預期的要糟糕得多」。
在報告中,Wilson首先再次聲明,不要關注美國的通脹資料,因為「這已經是昨天的新聞」。儘管許多分析師將上周美股的拋售歸咎于美聯儲,但Wilson認為拋售更多的是股市對即將到來的盈利衰退的展望,他認為盈利衰退帶來的定價將比目前定價的更糟糕。他提出這一觀點的論據是,上周美股下跌完全是由股票風險溢價 (ERP) 上升推動的,因為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持平甚至下行:
自11月中旬以來,ERP已上漲50個基點從200到250基點。
這個現象,告訴我們美股至少正在考慮盈利風險。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熊市估值壓縮與通貨膨脹、美聯儲對此的反應以及利率上升有關。
... 其餘內容,請登入詳閱。
———
大摩首席策略師:美股最後一跌
「美股目前的定價錯誤程度比2008年更嚴重。」摩根士丹利美股首席策略師Michael Wilson如是說。
Michael Wilson測市的準確性如何?最近兩次的表現如下:
2021年9月,Wilson警告稱,隨着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者信心下降,美股回調20%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2022年10月,Wilson指出標普需要反彈,理據是盈利預期和經濟放緩程度反映出來之前,長期利率通常會下降,這是介於美聯儲加息和經濟衰退之間的典型周期後期。
Wilson表示,當前市場對於2023年的普遍預期收益仍然過高,他的基本假設是:美股公司的利潤將在2023年下降11-16%,然後在2024年因積極的經營槓桿回報回歸繁榮。
當下美股與2008年的相似之處,而且市場還沒有對衰退完全定價。
12月13日,美國公佈的11月CPI和核心CPI雙雙低於預期,Michael Wilson即提醒客戶應該更加關注收益風險,因為預期過高。
Wilson重申,他相信明年盈利將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期。他還認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他提出的三種情況(牛市:標普500指數達到4200點,EPS為215美元;中性:3900點,195美元;熊市:3500點,180美元)中;目前熊市的可能性比中性情況更大。






標普重回2008?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
★★季季新出電子書-新書預告★★
新書出爐:加息潮下,金股滙債波動不已,從穩陣出發,躺着也要賺的角度,為你籌謀賺盡加息潮的電子書系列──《賺盡加息潮(第1冊)-從息入手》已經登場,訂戶可按此登入盡覽;第2冊《賺盡加息潮(第2冊)-讓時間幫你揾錢》即將緊接推出,密切留意最新推廣!
更多精彩電子書選擇,可按此登入電子書架,豐富藏書無限瀏覽。
...
【全新訂戶限定】$10訂閱指定計劃,即可飽覽三大頻道及電子書系列!
計劃詳情
撰文 : 陳建仁
欄名 : 大師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