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財管:股市反彈關鍵? 留意三大要素
投資市場情緒在過去一個月起,起了急速變化,最大的推動因素為中國政府在短時間內大幅調整其防疫政策,穩定了外資對投資中國市場的信心。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報告指,在過去一個月,中國政府優化了疫情防控政策,推出了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金融16條」等措施,該行認為,這些發展表明,步入2023年之際,經濟增長依然是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務。
經濟復甦之路顛簸
不過,在放寬防控措施的同時,不利因素也在快速發展。內地確診病例數飆升至新高,與此同時,住房需求持續下滑,這些發展令本已艱巨的復甦之路變得更為顛簸。




該行預測2023年GDP增長將從2022年的3%左右回升至約5%,並認為,一系列支持政策將降低中國經濟的尾部風險,有助於緩和上述不利因素。不過最近的發展表明,復甦之路可能崎嶇不平。有鑑於此,中國相關資產若要持續走高,還需見到大環境改善。
該行估計,中國將在2023年第三季實質性重新開放,即永久取消封控措施和國內出行限制。中國政府在11月採取的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清楚地表明,結束動態清零的準備工作已經展開,該行認為可能需要3至6個月完成。
之後,2023年消費增長有望從2022年的約1%大幅上升至5.5%左右。瑞銀財管認為,在基建投資強勁和製造業仍具韌性下,消費領域4個百分點的上行空間將是來年總體GDP增長復甦的主要驅動力。
關鍵變數:房地產市場
中國股市持續反彈需要三大要素:分別是
1)房地產銷售的好轉;
2)重新開放得到確認;
3)美國對中概股的審計檢查結果正面。
繼稍早銀行增加房地產貸款以及部分一綫城市放寬購房限制後,中國央行和銀保監會於11月11日公佈支持房企融資的「金融16條」措施,重點從「保交樓」轉向支持開發商和穩定整體房地產價值鏈。
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房地產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尾部風險,但對於提振住房需求的作用不大,短期內這依然是一項艱巨任務。隨著更多需求側的支持措施出台,房地產銷售的下降幅度應該在2023年上半年收窄,並於下半年逐漸回穩。
整體而言,繼房地產銷售在2022年按年大跌20%後,我們預測2023年跌幅將介乎更為可控的5至10%(以人民幣計價),房地產對明年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的拖累將減輕。
雖然這三方面有着正面進展,但三大驅動因素仍未完全實現,故瑞銀財管對中國股市維持中性觀點,直至上述驅動因素完全實現。
編輯:陳紫瑩
...
撰文 : 陳紫瑩 MoneyTimes
欄名 : 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