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基金教父」雷賢達:4個原因支持港股反彈

財金猛人追蹤 17:39 2023/01/20

分享:

分享:

縱橫投資界多年,善於觀察宏觀經濟及市場走向的「基金教父」雷賢達,在接受《MoneyTimes》專訪時表示,由於恒指自去年10月底低位14597點起,展開反彈浪(上周五收報21738點),升幅超過7,000點,估計恒指升至接近22000點附近會遇阻力。

專訪基金教父雷賢達 談港股2023年後向【下一頁

他並提醒,在2月美聯儲議息及3月內地兩會前後,有機會出現震盪。

他續道,在2022年恒指跌至16000點水平時,已呼籲應停止沽空(short selling)大市,「當大市沽空比例去到不合理地高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訊號,告訴大家大市快將見底。」

不過,雷賢達認為,自去年第四季開始,有幾項值得留意的因素有所改變,推動市場持續反彈,包括︰

1)內地放寬防疫措施,有助穩定民心;

2)政府對監管的態度有變;

3)房地產市場獲政策扶持;

4)中美雙方就會計審計問題達成共識。

雷賢達認為,內地官方對科企平台公司的態度明顯有變,即使監管仍在,但不會再加大力度,相信互聯網公司可在新的監管框架下繼續成長。不過,這些企業的銷售和廣告收入,未來仍會受制內地經濟復甦的步伐,料至下半年才能看到真正盈利復甦。

想知「基金教父」雷賢達的投資心法,可點擊下圖。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在眾多板塊之中,雷賢達認為,醫藥股具備長綫投資價值。

雷賢達表示,自己從90年代已開始投資醫藥股,主要是看好人口老化以及治療癌症的需求市場龐大。他透露,自己初期主要投資美國大藥廠為主,因美國藥廠的研發水平高、藥廠擁有藥物定價權,推動藥廠不斷研發具突破性效用的藥物,而在近年一些內地生物醫藥公司到香港上市時,雷賢達亦有投資。

經歷過多次股災,雷賢達自有一套長綫投資心法,他在2020年時已經呼籲投資者可趁低吸納一些受疫情打擊嚴重的本地收息股。他指,揀選這些股份時,可留意業務穩健、較少負債,有良好管理層的公司,即使盈利下跌,都不會減派息。

記者:陳紫瑩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陸續上架,股市篇之《中港美股市拐點贏面比拼》已經登場,訂戶可按此登入盡覽。 更多精彩電子書選擇,可按此登入電子書架,豐富藏書無限瀏覽。

...

撰文 : 陳紫瑩 Money Times

欄名 : MT專訪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