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內地經濟增長加快 新星股有望反彈

財金專欄 10:19 2023/01/16

分享:

分享:

中國股市在2022年受多種利淡因素影響,但我們認為,中國股票的表現有望於2023年顯著改善。隨著中國積極推進復常,房地產市場一如預期出現好轉,而通脹則維持溫和,經濟增長有望加快。我們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或會放緩,但與此同時中國股票或有望成為投資亮點。

自去年10月「二十大」以來,當局致力於解決過去18個月持續拖累中國經濟和市場的兩個關鍵因素。首先,當局的疫情防控政策出現明確的改變。第二,當局推出「金融16條」支持房地產行業,有望為行業帶來支撐。中國領導層已制定好會見外國領袖的全盤計劃,以期處理及穩定地緣政局。

擺脫新冠疫情的影響

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表現疲弱,反映重新開放引致確診人數增加,料將對經濟帶來短期負面影響。但我們認為,復甦的速度亦可能比市場預期的更快。我們認為,農曆新年過後,中國的經濟活動有望基本恢復正常,重新開放料將明顯提振國內消費和私人投資。

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處於獨特階段。當其他主要經濟體採取緊縮政策,以遏抑處於數十年高位的通脹時,中國的通脹仍然維持溫和,有空間採取寬鬆政策。國內通脹水平有別於其他國家,源於彼此防疫政策不同。疫情初期,中國優先保障供應,而當時消費需求和就業持續疲弱。

中國經濟處於獨特週期

中國通脹前景平穩,為流動性提供有利環境。若以信貸脈衝作為中國貨幣政策周期指標,我們可見中國人民銀行早在2020年中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當時內地經濟在初期防疫封控措施結束後強勁復甦,這是造成內地經濟在過去18個月持續放緩的原因之一。2022年初,信貸週期出現轉向,中國開始輕微放寬貨幣政策。然而,由於封控時間延長,加上樓市低迷,因此貨幣政策並未對實體經濟產生作用。預期上述問題將在2023年改善,信貸乘數效應可望增強。

鑑於機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持股量處於超過五年來最低水平,而且經週期調整後的估值遠低於平均值,因此風險回報率相當利好。2022年,疫情和房地產價格下跌導致中國企業的利潤受壓。

然而,市場普遍預期中國企業的每股盈利增長將由2022年的2%升至2023年的10%;另一邊廂,根據MSCI綜合世界指數,環球企業的每股盈利增長料由2022年的7.5%放緩至2023年的3.7%。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獨特的周期,2023年的企業盈利有望錄得大幅增長。

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

雖然市場普遍憂慮出現脫鈎,但中國供應鏈實力雄厚。2022年初至今,外國對華直接投資額增長約20%。去年中國製造業資本開支佔全球總開支逾60%,製造業產量佔全球總產量30%,以百分比計兩者均達到紀錄高位。

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漸失市場份額,例如服裝、傢俱及電子組裝。但另一方面,中國在技術密集型領域的市場份額迅速增加,例如汽車、電子零件和其他設備(如電動車電池、智慧電網和水力壓裂相關設備)。

雖然中國勞動人口因素由利轉淡,但其教育/工程紅利才剛開始。中國每年新增的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畢業生人數比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相關人數總和還多。

策略性高科技行業出現個別脫鈎情況,例如先進半導體、生物科技等,而電動車業也可能面對同樣情況,繼而拖慢中國在高性能運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供應鏈安全的憂慮將促進發電、成熟製程半導體、模擬晶片及醫療儀器等領域的本土替代品發展進程。

市場領導地位有望擴大

對於主動型投資者來說,我們認為中國能帶來較優厚的投資機遇。我們亦認為市場領導地位將會擴大,投資者應關注超大型股以外的投資機遇,以發掘未來的潛在贏家。我們密切關注的主題包括中國最優質的增長企業,包括網上招聘、購物中心運營商和連鎖酒店等,這些公司有望成功過渡經濟衰退並展現更强的發展潛力。

此外,我們亦認為,即使宏觀環境疲軟,但具有獨特發展動力的企業前景仍然穩健,如汽車零部件公司,以及有助於推動能源轉型的工業公司、造船和油田服務等。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主題是過往的總回報率高,以在2023年前景改善的防守型企業,包括「價格及回報合理 」的增長股以及出現行業整合的價值股。

隨著疫情和房地產市場前景在2023年進一步明朗化,我們認為國內各大行業(包括非必需消費品、商業服務和廣告業)料將在今年下半年加速發展。相關行業的部分公司具備優秀的業務模式,隨著經濟持續改善,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投資機遇。

作者:普徠仕中國新視野股票策略基金經理鄭聞立

編輯:陳紫瑩

...

撰文 : 鄭聞立 普徠仕中國新視野股票策略基金經理

欄名 : 基金專欄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