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復甦跡象增強 建銀國際料全年GDP增5.1%
受疫情拖累,中國經濟於2022年的GDP增長僅3%,主要受內地防疫措施,以及海外需求繼續回落等影響。
建銀國際指出,受疫情影響經濟在短期持續低迷,12月數據和第四季GDP仍顯疲軟。惟一些經濟數據已開始改善,並預計未來幾個月經濟復甦跡象增強。該行預期中國2023年全年GDP增長提升至5.1%。




第4季GDP仍軟 部分數據已改善
雖然第四季GDP仍疲弱,而部分經濟數據已改善,例如內地受政策支持,汽車銷售的反彈推動了社會零售同比降幅的收窄,基礎設施投資加速,房地產行業在近期政策支持後顯示初步企穩跡象。
建銀國際預期,未來幾個月經濟復甦跡象增強。地鐵客流量和房地產銷售等高頻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可能已在2022年第四季觸底,復甦已經開始。由於去年第四季數據低於預期,該行將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從5.4%小幅下調至5.1%。
從12月的經濟數據反映,中國經濟經受放寬防控措施過渡的能力好於預期。即疫情感染率上升繼續對經濟活動構成壓力,並濟增長可能在2022年第四季觸底,持續復甦可能已經開始。
首季複甦明顯 連續增長或上半年完成
建銀國際預期內地需求,尤其是消費和私人投資,將在2023年有所改善。經濟數據表明經濟活動正在復甦。北京、上海及廣州地鐵客流量在疫情限制放寬初期有所下降後有所回升。
據全球經驗反映,鑑於隨之而來的廣泛感染,經濟活動往往在取消疫情封控後立即保持低迷,但預計經濟活動的複甦將在2023年首季變得更加明顯,而連續增長料會在上半年內提前完成。
預期內地房地產行業將有所改善,惟按年表現仍低迷。2023年前幾周,30個大城市的平均每周房地產銷售量較2022年底有所回升,但仍遠低於2017年至2019 年的平均水平,期待行業持續復甦。
經濟前景改善 人行降息空間下降
宏觀政策方面,2023年宏觀政策持支持態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其政策制定者打算在2023年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促進經濟持續回升。預期中國的預算赤字將在2023年增至3%。
在貨幣方面,人行於1月16日通過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淨注入790億元人民幣,利率維持在2.75%不變。
在經濟復甦跡象和房地產行業情緒有所改善的情況下,建銀國際預期人行將維持流動性狀況的支持,同時維持當前的政策利率。我們認為,2023年進一步降準仍可能支持信貸增長並滿足政府的融資需求。
預期人行繼續保持充裕的流動性並支持信貸增長,但由於經濟前景改善,人行降息空間下降。
報告來源:建銀國際
編輯:錢家鋒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陸續上架,股市篇之《中港美股市拐點贏面比拼》已經登場。「按此登入盡覽」「按此登入電子書架」
...
【全新訂戶限定】$10訂閱指定計劃,即可飽覽三大頻道及電子書系列!
計劃詳情
撰文 : 錢家鋒
欄名 : 大行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