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坊:「安心出行」估值邏輯 看平台經濟前景

財金猛人追蹤 16:02 2023/01/30

分享:

分享:

隨着防疫措施放寬,通關時間表提前,「安心出行」正式完成它的歷史任務,停止運作。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對此表示可惜,因「安心出行」是政府歷來最多人下載的應用程式,下載次數高達900多萬,而用戶則多達580多萬,滲透率非常高,他更表示商業價值或高達20億至30億港元。如果按580萬名用戶來計算,每個用戶價值則為344至517港元,到底這估值是否合理?

    點擊圖片放大

以活躍用戶人數來評估網絡平台價值是其中一個常見方法。舉例來說,以Facebook某天的市值3,600億美元及其30億用戶來計算,每個用戶的價值便是120美元;如以Twitter市值400億美元計算,這個擁有約4億用戶的平台,每個用戶的價值便是100美元。

再舉一些購物平台作例子,某天Amazon的市值為1,260億美元,並擁有約3億用戶,每個用戶的價值便是420美元,而阿里巴巴 (09988) 市值為3,060億美元,用戶數目為9億,每個用戶的價值是340美元。

在估值的理論基礎來看,純粹從用戶人數的單一維度,決定平台價值並不足夠。用戶的定義廣泛,如每天活躍用戶(DAU)或每月活躍用戶( MAU),而「活躍」的定義也有不同,這取決平台的基因,如付費用戶的數量,打開Apps的頻率、觀看視頻的密度,以及留言的次數等。其中,除了購物平台關注活躍用戶的數量外,更要參考免費用戶到付費用戶(free-to-paid user)的轉換數據。

同時,要考量改善free-to-paid user的比例的參數(Product-led growth, PLG),即平台的設計與布局如何令免費用戶付費,這是為平台創造價值能力的指標。再配合DAU和MAU,讓平台營運者用以計算用户黏度的常見指標作分析。

因此,計算平台價值並非純粹一條,將每個用戶價值乘以平台用戶數量的乘數公式。雖然,這方法具有某程度的借鑒價值,但要更精準計算平台價值,需要從4大維度分析: 

1.平台基因
2.優勢
3.競爭力
4.盈利模式

要建立一個平台的評估模型,除了計算平台的直接收益,也要考慮其他間接收益,如平台的品牌、消費體驗及娛樂性如何改變用戶的生活及用戶群的消費模式等,只有面向廣闊視角,方能計算出直接收益以外的額外價值。

除了平台的營運能力,監管風險也不能忽略。在2020年疫情開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平台經濟遭受整頓,以馬雲為首的阿里巴巴、外賣龍頭美團等科網巨擘均被重罰,網路平台的發展幾近冰封,估值近乎腰斬,個別股份更實現了懸崖式大跌。

直至2021年,中央表示:「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及「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這某種程度上,可視為一個積極轉變的信號。但是,市場對網路平台的前景仍是猶有餘悸,再加上封城、疫情的陰霾、俄烏戰爭的不利因素,以及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數字經濟幾近停滯不前。

就在市場缺乏方向之際,去年12月舉行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增長、穩就業」,以重振經濟為主調,提出從戰略全面出發,而且強調「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特別提出平台經濟為三大重點行業之一,此舉為沉寂已久的平台經濟注入了動力。

結束兩年的徘徊,2023將會是平台企業重新出發的一年,數字經濟否極泰來。用戶數量從來是網路平台的成功要素,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互聯網使用人數超過10億,中國的平台企業坐擁著豐厚的發展基礎。

踏入後疫情時代(2023年),若沿用過往靠補貼發展用戶人數的方法已未必有效。據市場調查估算,在2016年,某內地的大型電商平台的獲客成本僅為10元(人民幣‧下同),到2021年獲客成本已漲到200元人民幣以上,意味着「人口紅利」的時代已經結束,網路平台必須要找到一個更有盈利能力的業務增長點,而非盲目追求用戶數目。

然而,適應監管變化、感受市場脈搏、調整業務重心,以及觸摸綫上用戶的習慣與喜好,要從市場的「深度」發掘出綫上用戶的潛在需求,而企業內部也必需要實時有效捕捉市場變化,方能牢牢抓住機遇,走出寒冬,成為小米創始人雷軍口中所說「風口上的豬」,在平台經濟中順勢而為,獲取成功。

撰文:華坊諮詢評估執行董事羅珏瑜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陸續上架,股市篇之《中港美股市拐點贏面比拼》已經登場。訂戶可按此登入盡覽,更多精彩電子書選擇,可按此登入電子書架,豐富藏書無限瀏覽。 

...

撰文 : 羅珏瑜 華坊諮詢評估執行董事

欄名 : 估值透視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