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點買貨?一文看清十大券商評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附7圖報告重點)
「兩會」於周末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在全國人大上,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下稱《報告》)。那麼,對於《報告》對後續投資有何啟示?十間券商分別解讀「兩會」及《報告》焦點,並建議多個投資方向。









李克強於《報告》中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於「5%左右」(其他報告重點見上方組圖),較去年的「5.5%左右」略低,投資者應如何解讀?
興業證券
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從2022年的「5.5%左右」調整為「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目標從「5.5%以內」調整為「5.5%左右」,達標難度總體較小,政策選擇更加從容。
由於穩增長壓力下降,2023年貨幣政策更強調精準。結合2022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來看,流動性將走向更為均衡的狀態。對於大宗消費強調「穩定」,表明汽車消費支持政策意在托底而非刺激。
為保持對經濟必要的支持力度,2023年赤字率提升至3%,對應的赤字規模可能為3.88萬億,較2022年新增約5100億元,隱含的名義GDP增速在7%左右。新增專項債規模提升至3.8萬億。在擴規模的同時,專項債支持領域與可做資本金的項目範圍均有望擴容。
為保障經濟發展安全,一是要提升產業鏈的穩定性。報告提出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二是要防範化解風險。報告要求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因此,2023年可能有更多地區通過債務重組、置換等方式推動存量債務展期、降息。同時,金融體制改革可能是2023年的一項重點工作。
華泰證券
華泰指,整體而言,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有關經濟政策及各項目標基本符合其預期。宏觀政策將延續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穩信心」的總體基調。今年增長目標確定在5%左右,位於華泰此前預期的區間下限,但對就業目標、促增長目標的描述較2022年兩會更為積極,且外需及疫後復甦均超過去年12月制定目標時的市場預期,不排除實際執行力度更為樂觀。
粵開證券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高度肯定去年和過去五年成績,對形勢的判斷突出風險和預期不穩,穩增長是政策首要目標。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主要有以下看點:一是GDP增速目標5%符合預期且大概率能實現,就業目標進一步增強。二是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減稅降費從追求規模到效果,宏觀稅負不能再降了;貨幣政策「精準有力」,著力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紓困房地產風險。三是產業政策方面,繼續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後續政策將繼續在穩增長方面持續發力,政策目的主要在於穩增長。在政策支持下,我國經濟將持續恢復,企業盈利改善預期較強,從中長期來看,也對股價形成了業績支撐。
展望後市,配置方面可關注以下三條主綫:一、穩增長和擴內需是政策主綫。二、數字經濟板塊具備長期投資機會。三、關注國企改革主題投資機會。
廣發證券
廣發指,今年兩會《報告》基本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經濟目標圍繞「質升量穩」展開,因此,維持「港股走牛市、A股走修復市」的判斷。該券商指,今年經濟底部回暖,最須要重視「變化」這個要素,而今年的市場亦將圍繞「買變化」的三大綫索來配置......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內容涵蓋股樓、中美政經形勢、股、樓投資、理財等範疇,並於首二季陸續上架,未成訂戶的朋友可以試閱價10元/月,便可無限瀏覽電子書架、《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訂閱請按此。
...
【全新訂戶限定】$10訂閱指定計劃,即可飽覽三大頻道及電子書系列!
計劃詳情
撰文 : 林斯凱 Money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