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息望見頂?4圖展望歐洲通脹(第二版)
本文第一版提及,施羅德投資評論員Valentina Romeo撰寫的2023年3月報告指,歐洲已避過電力中斷,天然氣庫存水平又得到補充,能源價格正在下跌。
至於在香港時間3月16日晚上公布的歐洲央行議會議,該報告內引述施羅德資深歐洲經濟學家Azad Zangana表示:
過去1年,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一直是通脹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在近期歐洲央行會議上,決策者指物價自2022年底以來已見大幅回落,相信將有助令2023年稍後時間的通脹降温。
歐洲央行作出在3月份或將再度加息50個點子(註:1點子=0.01厘)的暗示,但亦表示將自3月起「評估後續貨幣政策路徑」,為可能暫停加息埋下伏筆。我們預期利率將從那時候起維持不變。
(至於歐元區在3月16日及17日公布的重要數據,以及其相關市場預測,請點擊圖片放大)




(請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3個原因 歐能源危機未除
------------------
【第一版刊於3月15日 01:06(08:07修訂第三段)】
全球央行為應對因新冠疫情,以及俄烏衝突引發的高通脹局面。近日美國中小型銀行爆煲潮,或許將聯儲局暫停加息的時間提早。至於歐洲方面又如何?施羅德投資評論員Valentina Romeo撰寫的2023年3月報告內有4幅圖,展示歐洲通脹前景。






俄烏衝突為歐洲大陸帶來危機,最切身的感受莫過於能源價格急劇急升。這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制裁,以及俄羅斯切斷天然氣供應所致。由於無法獲得俄羅斯天然氣,歐洲(特別是德國、奧地利、荷蘭及意大利)不得不尋求其他能源來源,而事實亦證明代價不菲。天然氣價格急升,當投資者在 2022年9月擔憂冬季即將來臨,或會出現天然氣短缺及停電時,情況便更覺明顯。
不過,2021年9月過後,歐洲天然氣價格受到冬季天氣相對温和而大幅下跌,而今年2月受到以下因素影響跌至2021年9月以來而跌至最低水平(點擊圖片放大),因素包括:
- 冬季天氣相對温和;
- 歐洲多國採取措施,藉以減少能源需求,例如德國天然氣需求大幅下降(點擊圖片放大)。
由於氣候温和、需求下降,以及從其他來源購得天然氣(通常是液態天然氣 (LNG) 貨物),歐洲得以避過電力中斷的威脅,而當地天然氣庫存亦已恢復至穩健水平。截至2023年1月,整個歐洲的天然氣庫存量維持在80%左右的水平,符合歐盟要求當前冬季將庫存維持在最少80%的規定。當中德國在2022年11月的整體庫存水平達 100%(點擊圖片放大),而在今年2月為73%,是1年前的2倍以上。




去年上半年的天然氣價格急劇上漲,對歐洲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並推動通脹率升至兩位數水平。盡管食品價格等其他通脹成份仍在上漲,但隨着天然氣價格暴跌,通脹......
......欲更詳細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詳細分析更新中)
歐洲通脹及天然氣相關資料來源:施羅德投資2023年3月報告
編輯:蕭悅潾
延伸閱讀:景順Kristina Hooper:加2次息後施「有條件暫停」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內容涵蓋股樓、中美政經形勢、股、樓投資、理財等範疇,並於首二季陸續上架,未成訂戶的朋友可以試閱價10元/月,便可無限瀏覽電子書架、《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訂閱請按此。
...
【全新訂戶限定】$10訂閱指定計劃,即可飽覽三大頻道及電子書系列!
計劃詳情
撰文 : Valentina Romeo 施羅德投資評論員
欄名 : 投資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