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去年大幅減持美國銀行股 避過矽谷銀行一劫?
近期市場焦點落在矽谷銀行(SVB)的爆煲事件,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再有美國銀行被接管。市場擔心在利率持續攀升的情況下,將再有美國中小型銀行爆煲,拖累美國的銀行股板塊連日大跌。
事件令市場聯想起,當年美國銀行業大跌之時,股神巴菲特曾出面表示發表著名的《Buy American. I AM.》文章,表示相信美國的優秀公司,並指股市在經濟和市場信心真正復甦前,會有大幅度上漲;如果等到那時候再買股票,那就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購入時機。
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的長期股東、Smead資本管理公司投資長Bill Smead表示,若巴郡趁金融股被拋售期間增持已經長期投資的美國銀行,他不會感到意外。
由於巴菲特的名聲實在過於響亮,很多散戶希望從股神的操作中「抄功課」,所以特別關注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的一舉一動。
翻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13F報告顯示,巴郡自2022年起開始減持美國中小型銀行股,巴郡在2022年第二季減持美國合眾銀行(美:USB)5%持股;第三季減持美國合眾銀行35%持股;第四季更減持美國合眾銀行高達91%持股。(見下圖)






巴郡亦在第三季減持14%紐約梅隆銀行(美:BK)持股;第四季減更減持60%紐約梅隆銀行持股。
除去年出售大部分紐約梅隆銀行和美國合眾銀行持股之外,巴郡在2020、2021年分別出清高盛(美:GS)、摩根大通(美:JPM)和富國銀行(美:WFC)的持股,令巴郡得以避過較這次美國銀行的下跌潮。不過,截至2022年第四季止,巴郡仍持有大量美國銀行(美:BAC)股份及少量花旗(美:C)股份。
...
撰文 : 陳紫瑩 Money Times
欄名 : 名家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