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累汽車股 4月成停戰關鍵
特斯拉1月6日對Model 3和Model Y兩款國產車型進行大幅度降價,掀起了2023年新能源汽車減價戰,迫使一眾對手跟隨。
直到3月6日,湖北省政府與東風集團 (00489) 旗下多個燃油車品牌推出高額政企補貼,標誌住減價戰的戰火蔓延至傳統燃油車企,不利板塊整體表現。投資者宜靜待價格戰消退後,再部署能生存下來的優質車企。


專訪「英SIR」黃國英 談港股「局部牛市」【下一頁】
內地車市陷入價格戰後,不論新能源車企及傳統車企,股價均全綫下挫,因為覆巢之下難有完卵,除了企業利潤全面被擠壓,也會導致市場氣氛轉弱。摩根士丹利指出,價格戰全面爆發會使消費者轉向觀望,等待車企推出更多減價及優惠,從而減少現階段下單的意慾。
換句話說,價格戰會使內地汽車的需求價格彈性(Demand price elasticity)減弱,即同一幅度的減價,能夠提升的銷量減少。這會導致原本3月應該發生,汽車銷量及新增定單的回升難以發生。
既然價格戰弊多於利,那麼汽車股板塊後市的進場時機自然要待到停戰之後,而包括摩根士丹利、野村在內的多間大行,均認為4月是市場需要關注的第一個時間點,主要受惠上海車展期內舉行,各車企集中推出新車型,同時舊車型經歷減價戰後庫存壓力有所減少。
摩根士丹利指出,4月內地宜出現良好的汽車批發、零售銷售復甦,同時車企反映其訂單狀況良好,才能重塑市場信心,並助價格戰步向終局。
傳統車企處極不利位置
2022年內地購車需求提前釋放,造成2023年車市面對燃油車的購置稅優惠政策,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出,市場表現開局偏弱。據中汽協數據顯示,1至2月內地乘用車銷量僅312.1萬輛,按年下降15.2%。同期的新能源汽車銷量93.3萬輛,按年增長20.8%,增速也較去年接近100%的明顯放緩。


燃油車被迫加入減價戰局,是多項因素聯合迫逼的結果。招商證券指出,2022年的購置稅補貼政策令燃油車消費需求被透支之餘,由於「國6B碳排放標準」將於今年7月1日後全面實施,導致即將不符合標準的舊款燃油車,特別是高庫存的弱勢合資品牌清庫存時間提前,加大市場價格波動。
除上述近因外,新能源車對燃油車替代加速,今年燃油車市場份額持續收縮,是迫使燃油車割價求售的深層原因。本輪降價幅度大的燃油車以售價10萬至25萬元之間的弱勢合資品牌為主,因為同價位愈來愈多新能源車型可供選擇。特別是新能源龍頭比亞迪 (01211) ,是今年推出秦 PLUS DM i 2023冠軍版,起售價不足10萬元,對合資品牌經濟性燃油車形成很大的殺傷力。
價格戰是戰爭,自然會出現勝負雙方,投資者後市仍欲部署汽車板塊,就必須要避開殘兵敗將。有些人可能以為,是次價格戰是由財雄勢大的特斯拉及比亞迪勝出,蔚來 (09866) 、小鵬汽車 (09868) 等賺錢能力偏弱的「造車新勢力」則是輸家。
不過,是次價格戰並非完全是新能源車企之間的「內卷」,更多是傳統燃油車遭受新能源車的全面擠壓。捕捉板塊勝者,目光要放大,不單單看今輪價格戰中各企利潤削弱多少,更要留意誰會在持續的競爭中自市場敗退,誰又能存活到最後。
招商證券從重到輕排序價格戰受害者:
......
訂戶可登入解鎖全部內容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內容涵蓋股樓、中美政經形勢、股、樓投資、理財等範疇,並於首二季陸續上架,未成訂戶的朋友可以試閱價10元/月,便可無限瀏覽電子書架、《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訂閱請按此。
...
撰文 : 陳煒傑 MONEY 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