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變革 關注 微軟 谷歌 百度
過去一周,OpenAI、微軟(Microsoft,美:MSFT)、谷歌(Google,美:GOOG)及百度 (09888) 各自均發布不同程度的AI產品展示。特別是,OpenAI推出GPT-4模型,應用方向擴張到視頻、音樂創作,輸入字數上限提升及理解圖片方面取得突破,令到市場注視AI帶來的新一輪變革。


微軟估值偏貴有理 業務重拾增長潛力
上周五凌晨,微軟發布AI辦公軟件,名叫「Copilot」。大家熟悉的Word、Excel、PPT都有一定程度的AI化帶來新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市場看到AI變現場景的逐步落地,上周五當日中港相關股票的大漲反映了該預期。
隔日已有大行估算帶動微軟整體收入增長芸芸,大行的估算只是初步, 雲業務Azure、操作系統的受惠因素並未計入,特別是Azure,將進一步壓制亞馬遜(美:AMZN)AWS的發展,市佔率的提升帶動收入增長則會較明顯。
微軟除了融入自身業務鞏固競爭力之外,還有投資OpenAI亦會帶來潛在收入。雖然回報是固定的,總數卻不小,超過一千億美元,對之後的收入增長帶來一定貢獻,較遺憾的是,根據條款,最後OpenAI可取回全部股權。
谷歌AI業務及估值均具重估空間
谷歌本周的發佈仍遜色,辦公協作方面微軟更勝一籌,然而,筆者卻認為,谷歌產品的發展仍然值得重視,市場傳出谷歌投資了OpenAI的對手Anthropic,該公司的核心研發人員來自OpenAI,加上谷歌多年雄霸搜尋引擎的龍頭地位,海量數據儲備方面毫不遜色。
現時谷歌的估值仍明顯低於微軟,廣告受宏觀拖累收入增長已反映不少,但AI提升收入的方向未「price in」,按彭博一致預期,谷歌的經調整淨利潤在2023年至202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指在一段特定時期內的年度化增長率)亦有20%以上,現時不足20倍市盈率,有所低估。
文心一言需要時間 不容忽視變現空間
上周四,百度方面亦推出文心一言產品,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發布會當日股價表現急跌,理由是與市場預期有較大落差。但筆者認為,現時百度仍是內測階段,即使之後推出,仍要時間改善,強如ChatGPT仍無法提供全部正確答案,但只要推出後不斷經過修正,百度該產品將領先內地同業。
發布會翌日,百度大漲,原因有多種解讀:一是微軟展示變現場景,帶來業內相股份的普漲;其次,百度多年研發投入帶來差距,有專家稱內地同類型公司的產品至少半年後才有望推出市場;三是基於數據安全以及監管角度考慮,百度較OpenAI等「來佬嘢」更有保障,長遠的變現空間不容忽視。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執筆之時,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編輯:陳煒傑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內容涵蓋股樓、中美政經形勢、股、樓投資、理財等範疇,並於首二季陸續上架,未成訂戶的朋友可以試閱價10元/月,便可無限瀏覽電子書架、《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訂閱請按此。
...
【全新訂戶限定】$10訂閱指定計劃,即可飽覽三大頻道及電子書系列!
計劃詳情
撰文 : 李曉翀 復星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研究部助理副總裁
欄名 : 無寶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