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尾之痛 燒之銀行體系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邁Michael Wilson表示,銀行體系面臨的壓力可能標誌着美股熊市結束的開始,但過程將是痛苦和惡性的。
Michael Wilson去年正確預測了美股的拋售和10月反彈。
他曾在一份報告中寫:「由於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對銀行存款的支持,許多股票投資者都在問,這是否是另一種形式的量化寬鬆,因此要『逐險』。我們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相反,隨著信貸可得性下降、擠壓經濟增長,這代表著熊市結束的開始。」
他認為,在股市風險溢價從目前的230基點升至400基點之前,標普500仍將缺乏吸引力。Michael Wilson是華爾街最堅定的看淡者之一。
「熊市的最後一部分可能是惡性的,而且高度相關。」
「股價通過股票風險溢價飆升而大幅下跌,這在一個人的投資組合中很難防止或捍衛。」
矽銀倒閉和瑞信股票遭拋售,引發了人們對全球金融體系健康狀況的擔憂,令市場動蕩不安。
Michael Wilson寫道:「這正是熊市結束的方式——一種不可預見的催化劑,事後看來,顯然會迫使市場參與者承認一直擺在他們面前的事情。」
他認為,銀行體系的持續動蕩,應該會導致投資者關注在限制性信貸條件下,不斷惡化的增長前景,「過去一周發生的事件意味著,在經濟的廣泛領域,信貸可獲得性正在下降,這可能是最終讓市場參與者相信盈利預期過高的催化劑。」
Michael Wilson預計,隨著業績潮來臨,市場將大幅下調預期,企業則準備大幅下調盈測。
他建議投資於防御性、低BETA的行業和股票,同時,告誡人們不要認為大型科技股不受增長擔憂的影響。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陸續上架,股市篇之《中港美股市拐點贏面比拼》已經登場。
...
撰文 : 鄭耀宗 Money Times
欄名 : 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