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AT1債券變廢紙 債券先生李永權:瑞士央行夾硬來

財金 13:28 2023/03/24

分享:

分享: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在周末火速出售給瑞士銀行(UBS),但在瑞士金融監管機關Finma要求下,瑞信價值約160億瑞士法郎(約1,344億港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價值將被完全減記,意味著瑞信AT1債券的持有人將血本無歸。

有「香港債券先生」美譽的中國誠信(亞太)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主席李永權,在接受MoneyTimes專訪時坦言,對瑞士央行此舉感到意外,因為在破產清算程序中,債券的償付優先級通常高於股票,而瑞士央行此舉則顛覆了傳統的優先次序,形容瑞士央行是「夾硬來」。不過他認為,有一原因令現時的市場,不會輕易重演2008年時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

    點擊圖片放大
    +3
    +2

瑞士央行「夾硬來」

逾百年歷史的瑞士大行瑞信被競爭對手瑞銀(UBS)以僅30億瑞郎收購,本次合並方案中,股東相對上一個交易日損失62%,但持有的股票仍有價值,但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則先於股東價值清零之前被全部減記。

AT1債券是一種應急可轉債(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簡稱「CoCo債」),其收益率要高於一般債券,風險亦高於一般債券,設計初衷是為了在持續經營下無條件吸收損失。

有兩種情況會觸發瑞信的AT1債券減記,一是瑞信的CET1比率低於規定水平(5.125%或7%),二就在於瑞信的AT1債券含有PoNV條款,規定在銀行無法繼續經營(即point of non-viability)或需要監管機構出手救助時,包含此條款的債券就要被減記,以確保納税人不會優先於投資者承擔損失。也就是説,一旦瑞士央行認定瑞信無法繼續經營或需要該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救助才能維持經營時,就有權宣佈將瑞信的AT1債券全額減記。而此次瑞信AT1債券的減值事件屬於觸發了這種情況。

李永權指,市面上不少AT1債券都有類似的條款,但監管機構一般不會真的執行,因為一旦宣布AT1債券全數減值,不但對於銀行本身,對於當地的監管機構聲譽也會有很大負面影響。但他推測,今次瑞士央行之所以做出如此「夾硬來」的決定,或許是因為受到歐洲其他央行的壓力,要瑞士央行盡快解決瑞信事件,以防風險愈滾愈大。

李永權接着說,如果要等AT1債券持有人將債券轉為股權的話,除了要付出額外時間成本之外,監管當局亦要與UBS就收購作價再商討,因此瑞士央行決定將瑞信AT1債券全數減記了事,以便盡快解決事件。

金融危機不會輕易重演

事件過後,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和歐洲央行銀行監管部門發表聯合聲明,試圖向市場派定心丸。

李永權認為......

......欲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延伸閱讀:瑞信170億美元債券變廢紙? 認識何謂「可可債」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內容涵蓋股樓、中美政經形勢、股、樓投資、理財等範疇,並於首二季陸續上架,未成訂戶的朋友可以試閱價10元/月,便可無限瀏覽電子書架、《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訂閱請按此

...

撰文 : 劉雅文 MoneyTimes

欄名 : MT專訪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