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灝:阿里爸爸大戰鮑師傅(讀懂周期就讀懂股市第2版)
隔夜,阿里(09988,BABA.US)稱將旗下不同業務分拆,並有可能分別上市融資。市場認為此舉將釋放深鎖在阿里複雜的公司結構中各個子業務的價值,阿里美股ADR一夜暴漲15%。
在阿里利好的帶動下,中概股指數PGJ.US一甩頹勢,大漲3.5%,為兩個月來最大的單天漲幅;中概互聯網指數飆升4.3%,其他主要中概股如百度(BIDU.US)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
然而,美股的科技板塊就沒有什麼利好了。美國地方性銀行危機似乎暫時告一段落。然而,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威廉.巴爾告訴公眾,儲戶在兩天內試圖從矽谷銀行提走1000億美元的存款。儲戶在三月九號一天就提走了420億美元,並準備在十號繼續提出500多億美元的存款。這個存款流失的規模和速度遠遠大於任何人的想像。如果成功了,這很可能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最快的一次歷史性擠提事件。
既然地方性銀行危機暫緩,美債收益率應運而回升,市場認為美聯儲繼續加息的概率上升,美國科技板塊承壓。我們明白,美聯儲的利率決議決定了科技公司未來現金流的折現率。然而,現在市場的狀況顯示了,科技公司的業務前景居然不是其股價的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換句話說,鮑師傅對於股價的定價權居然大於公司管理層——這是一種市場的扭曲。
同時,美國國會還在討論TikTok法案。如果法案順利通過,那麼來自被定義為「對手國」的軟體將被禁用。如果美國民眾企圖翻牆使用,那麼最高或判刑入獄20年。同樣的司法邏輯如果成立,則不僅僅適用於TikTok。美國要資訊閉繭了麼?
周五美國通脹的數據將再次引人注目。在現在通脹和利率前景仍然不甚明朗的市場格局里,鮑師傅的一顰一笑依然牽動著市場的神經。對於美國和中國的科技板塊來說,如果鮑叔摒棄初心,掉頭轉向,那麼皆大歡喜;如非,在爸爸的利好影響下,中國科技股應該能得到提振,為其他科技公司增值的藍圖也有了草稿,但美國科技股就只能靠鮑師傅了,連他們管理層都要靠邊站。
經歷了近兩個月的回檔,恒生科技板塊似乎在走出一個經典的「反向頭肩底」的技術形態:左右肩對稱,左肩成交量大於右肩(如圖)。看來,最終還是市場說了算。
—————
洪灝:讀懂周期就讀懂股市
思睿集團上周在上海和廣州舉辦了兩場峰會,首席經濟學家洪灝皆有出席,演講的主要內容如下:
上海峰會:中國經濟周期三到四年輪動一次
「如果我們把市場各項指標匯總起來,可以看到一些比較清晰的規律,比如中國經濟大概會以每3-4年的時間就會形成一個短周期,7-11年左右會形成一個中周期。
其實,股市的表現也忠實地反映着經濟周期的輪動,比較典型的如08年的雷曼危機、12年的歐債危機、16年的股市熔斷、再到20年的新冠。
回歸當下,市場的很多訊號也告訴我們現在可能已經處在一個周期的底部。其實從去年十月份開始,我們其實一直向行業重申的觀點,到目前為止,我相信市場表現已經給出了驗證我們判斷的正向回饋。」
洪灝同時提示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周期訊號。「最近我們關注到的一個訊號是家庭儲蓄。目前中國居民的家庭儲蓄基本上已經回到了歷史高點。未來一段時間,隨着政府各項穩內需、促增長的政策出台,居民的儲蓄會逐漸轉化成消費,市場的流動性會重新回來,帶動資本市場的持續回暖。」






廣州峰會:投資要看樓市
投資要看樓市。中國的房地產的總量接近500萬億人民幣(下同),這是一個很大的資產類別。如果房地產今年不能夠如期復甦,中國復甦的力度可能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今天經濟的增長目標是5個點,去年是4個點的增長,因為去年非常低,如果今年發力的話,我們非常有可能會衝破,就是我們5%。甚至市場的共識預期5.5%。
看一下整個全球的房地產行業在全球的分布,以及房地產的市值和全球的人口的分布對應的關係。
看圖,中國14億人口,全球80億人口。中國的人口比例20%。黃色的圈是整個中國的房地產佔全球的房地產總市值的比例,房地產總值大概是500萬億元。
歐洲、美國房地產總值大概是在300萬億元左右。
但是,雖然中國房地產的價值比例佔比遠遠超過了人口的佔比。但是歐美的房地產市值所佔的全球的比例更突出。一小撮人佔據了巨大的房地產估值。
因此,這個圖告訴我們,首先,中國房地產會不會大家都說很貴。從這個圖上看,其實我們還是有發展空間的。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出來,隨着經濟越來越發達,那麼我們的房地產的市值在全球的總市值呢他會不斷地增長。
我們看一下居民的家庭財產配置。
深藍色的這個柱狀圖,就是房地產,其他就是股票,債券,保險,存款等等。最右邊,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家庭的房地產,佔資產大概是41%。我相信可能會更高。因為我們中國房地產資料,用親戚朋友的名字買。所以呢,很可能這個資料的顯示了實際的情況可能更高。
日本,從右邊數過來第二個圖。90年之後,我們看到這個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比例已經穩定下來。
美國從2005年的1/3,跌到了2020年的1/4。
這張圖說明中國的家庭的資產配置還是非常不成熟,尤其是相對於發達國家。這個也說明了其他的資產類別在未來的增長了很多,房地產佔比最後可能會到1/3或者1/4左右。
房地產增值是主要的動力。首先我們看到的就來自於這個全球的人口的增長。
過去200年,全球人口增長趨勢,以及過去20年城鎮化率提高,人們不斷的從第一產業農業,解放出來把這個生產力解放出來,進入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製造業。這個時候呢,我們看到國家經濟的發展,同時房價的上升。
城鎮化是一個全球的200年的不可逆的宏觀趨勢。這個圖顯示的是200年的房價,全球主要國家的房價。









好了,講完人口和房價、人口的城鎮化、貨幣的關係。那麼我們中國呢,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資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國2001年進入世貿組織之後,2010年最熱的主題就是路易斯拐點。就是剛才講的這個青壯年勞動人口,整個工作人口的比例到了高點,開始慢慢下降,但是當時,雖然我們都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但是沒有感同身受。10年之後,今天2023年,我們回首看一下2010年我們的經歷了這個路易斯的拐點,它不僅僅是人口的拐點,同時還是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的拐點。
... ...
其他內容,登入詳閱。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內容涵蓋股樓、中美政經形勢、股、樓投資、理財等範疇,並於首二季陸續上架,未成訂戶的朋友可以試閱價10元/月,便可無限瀏覽電子書架、《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訂閱請按此。
...
【全新訂戶限定】$10訂閱指定計劃,即可飽覽三大頻道及電子書系列!
計劃詳情
撰文 : 陳建仁
欄名 : 大師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