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4月港股策略配置

研究報告 15:23 2023/04/15

分享:

分享:

受美國經濟衰退憂慮升温等外部負面因素壓制,投資者情緒受影響,海外中資股市場近期表現有所承壓,未能延續此前自3月中旬以來的漲勢。

短期內諸如美股市場因衰退擔憂影響的回調、A股因TMT板塊(科技、媒體和通訊)交易過於擁擠可能出現的波動,以及中國增長短期修復動能放緩的擔心,都不排除同樣給港股市場帶來一定擾動,不過港股市場目前有較好的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

原因如下:

1)有相對充裕的下行保護空間:

基於中金的模型測算,恒生指數12個月動態市盈率仍處於2014年以來長期均值下方接近1.5倍標準差,MSCI中國指數估值與當前經濟增長狀況所支撐的合理水平之差也超過了15%;

2)尾部風險大體消除:

受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以及美聯儲政策持續升級緊縮力度的雙重影響,2022年港股市場面臨較大壓力。但進入2023年,雖然中國經濟增長復甦的強度和美國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上述港股市場面臨的尾部風險已經大體消除;

點擊圖片放大

3)政策利好持續:

看到越來越多的穩增長政策和行業性利好訊號持續釋放,這有望改善市場整體,尤其是互聯網等成長板塊的投資情緒。因此,即便市場短期再度出現波動、又或者上行空間因温和盈利增長而受限(預計盈利增速10%),中金認為結構性機會依然可期,這也正是該行推薦投資者關注「啞鈴型」配置策略的一個主要原因。

海外方面,美國經濟衰退憂慮升温可能帶來短期壓力,但可能也會有助於減輕通脹壓力。中金認為由於通脹壓力猶存,目前預期美聯儲將在 6月後就開始政策轉向降息,可能確實過於樂觀了 些,但是最差情形可能已經逐漸過去,後續全球流動性整體寬鬆有望為海外中資股市場的表現提供支撐。

總結而言,盡管港股市場短期可能會受到A股與美股潛在波動的擾動,但其當前抵禦波動的能力也更大。考慮到市場存在下行防護,但短期上漲空間也可能受限,因此中金建議投資者更多關注結構性機會。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內容涵蓋股樓、中美政經形勢、股、樓投資、理財等範疇,並於首二季陸續上架,未成訂戶的朋友可以試閱價10元/月,便可無限瀏覽電子書架、《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訂閱請按此

 

...

撰文 : 陳紫瑩 Money Times

欄名 : 券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