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成本資金時代告終 槓桿難撬

研究報告 12:32 2023/04/20

分享:

分享:

在新的政策和市場行為體制下,利率更長時間地維持在較高水平將是一個重要特點。就貨幣政策而言,2022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各國央行將整體通脹升温,歸咎於疫情後的供應鏈問題,以及因俄烏衝突引發的食品及能源價格上漲等一系列衝擊已有一段時間。

點擊圖片放大
+3
+2

上述衝擊本來只被視作暫時的因素,因而讓政策制定者認為,收緊貨幣政策不會產生太大影響。然而,暫時增加的成本顯然已為其他地方帶來壓力,而影響亦已蔓延至其他經濟領域。受工資增長等主要因素影響,服務業通脹突然急劇升温。

各國央行意識到,不能再獨立看待這些外來衝擊因素,而是應該更廣泛地,將更長時間內發生過的環球經濟變化一併納入考慮當中。例如,過去有助抑制工資、進口商品成本及能源價格的情況,未來或已不再適用。政策制定者已漸漸接受,我們已步入供應短缺及價格頻繁上漲的全新體制。

疫情無疑對就業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在各國政府沒有介入保障就業的情況便更覺明顯。以美國為例,失業率在短短兩個月內,便從2020年2月的3.5%上升至14.7%。隨着經濟重啟,企業因為政府的大手筆援助及就業市場變動,而難以重新招聘員工以應對釋放之前受壓的需求,失業率亦因此回到2022年中前的疫情前水平,繼而加劇工資上漲。

2022年,私營企業整體平均時薪上升至5.3%,是自該系列數據於2008年開始發佈以來的高位。在同一系列數據中,純生產行業的記錄更悠久。若按此指標計算,2021年的時薪增長達6.4%,是自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於降低短期通脹水平而言,各國央行所採取的措施或許已夠多了,但經濟增長與通脹之間的平衡已出現體制轉變。

展望將來......

欲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資料來源:施羅德投資2023年4月報告

延伸閱讀:3層面看美經濟衰退機會

★★《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

新書出爐:2023年hket 35周年 10大電子書系列,內容涵蓋股樓、中美政經形勢、股、樓投資、理財等範疇,並於首二季陸續上架,未成訂戶的朋友可以試閱價10元/月,便可無限瀏覽電子書架、《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訂閱請按此

...

撰文 : Azad Zangana 施羅德資深歐洲經濟師及策略師

欄名 : 投資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