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脹到經濟衰退 留意4部署關鍵

財金猛人追蹤 19:00 2023/04/26

分享:

分享:

過去一年,投資者密切關注美國聯儲局的加息動向,期間通脹率更達1980年以來最高位。

隨着各個經濟體的貨幣緊縮政策開始發揮作用,令投資者擔心的不再只是通脹率,而是經濟增長。市場即將進入今年第二季,未來市場走勢將如何?

投資者可從以下4個關鍵要點著手準備:

(1)美國及其他已發展市場的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減弱

全球最大經濟體早於今年1月初已出現放緩的迹象。截至今年3月,市場需求持續疲軟,消費者對利率敏感板塊,如汽車及家局用品的開支正在減少,而美國3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進一步下跌至46.3,達3年低位。雖然勞動力市場表現尚算強勢,但失業救濟金的申請人數卻逐漸上升,同時職位空缺正在減少,由此反映出市場需求疲軟的迹象。
 
(2)各國央行的貨幣緊縮政策,將隨增長放緩而結束

隨着美國經濟逐漸走弱,可預期美聯儲的重心將轉向支持經濟增長,但由於核心通脹仍處於高位,美聯儲暫停加息的機率,將高於市場一直期望的減息。除美聯儲外,全球其他央行也開始逐漸停止貨幣緊縮政策,如歐洲央行於連續加息50及75個基點後,預期5月把利率下調至25個基點;新加波金融管理局更早於4月初的增長風險評估後,暫停其貨幣緊縮政策。這並非只有中央銀行才擔心經濟增長放緩的問題,市場也開始為此躁動不安。

鑒於市場對利率走勢已有不同的預期,基於這種市場預期,雖然孳息曲綫仍然倒掛,但同樣預期將有所不同。如這情況持續下去,將會是經濟衰退的先兆。
 
(3)中國經濟增長開始反彈,惟未夠抵消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

中國於今年首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迅速回升至4.5%。與美國及其他已發展國家相比,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軌迹完全相反。

另外,鑒於中國的通脹壓力較為受控,所以無論中國政府透過減息或增加政府支出,都有更多空間去刺激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反彈仍在初始階段,疫情時所帶來的影響未完全消除,其經濟增長勢頭仍處於觀察之中,不過難料能維持多久,唯一可肯定的是,就在中國解除疫情限制後,市場出現報復式消費現象,也是推動經濟反彈的因素之一。

不過,這些消費增長現象更多出現在以國內為主的服務型行業,如旅遊、交通及餐飲業,換言之,全球其他地區從中國經濟反彈中的所得好處有限。

(4)隨着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美元表現波幅或將減少

美元的強勢的表現大約在2021年中開始,一直是推動全球貨幣市場的主要因素。尤其於2022年後,隨着美聯儲大幅加息,加上市場對歐洲經濟衰退的擔憂,以及全球經濟放緩加劇,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需求增加,使全球資金大幅流入美元資產作為避風港。

現時,美元的強勢表現經已開始回落,美元指數已於2022年9月高位下跌超過10%。於未來,投資者可預期美元的表現波幅將有所回落,美聯儲的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其區間波動亦將收窄(即於更窄的區間內進行交易)。鑒於此情況,其他貨幣的表現將更複雜,較大機會受其國家的個別因素影響,如利率差異、增長及通脹走勢,甚至是其政治因素等,不過,鑒於美元表現將變得穩定,至少可想消除投資全球資產時的部分煩惱。

點擊圖片放大

抵禦經濟衰退 先做好長綫準備

投資時無可避免經濟周期變化,更是組成投資組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們有始至終強調投資者必須增強投資組合的多元性,並採取長綫投資策略,這有助投資者於市場動盪時保持理性。
一個多元的投資策略,除了涵蓋不同的股票及債券外,這對目前的經濟環境,增強其防禦性相當重要,建議投資組合可加入短期美國國債及黃金配置,以發揮抵禦市場波動的作用。

撰文:智能投資平台StashAway集團投資總監梁穎瑩

編輯:鍾采餘

★★ 2023年10大電子書 陸續上架 ★★

hket 35周年推 10大電子書,內容涉及不同範疇,包括投資、中美政經形勢、樓市分析、理財等等,現正陸續上架!10本電子書,總有一本啱你睇! 現只要以10元/月即可成為我們的訂戶,隨時隨地盡覽各本電子書,更可享閱《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如欲獲取更多詳情,請按此

...

撰文 : 梁穎瑩 智能投資平台StashAway集團投資總監

欄名 : 財來智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