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4月政治局會議 1個核心和3條主綫
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內需不足,東吳證券認為,這部分為當前經濟運行的核心矛盾,提振民營經濟、加大科技創新、穩定新能源汽車消費將成第二季以至下半年的三條政策主綫。
專訪 洪灝 談中美新形勢【下一頁】






東吳證券指,由會議聲明所述的「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來看,政策的寬鬆仍處於接續狀態,並不會再現2019年和2021年的突然轉向,然而,這種政策的接續並非一味刺激經濟。
從具體內容來看,東吳證券認為,總量逆周期政策不再是主角,政府更多的作用是創造、改善環境和穩住基本盤,而民企和居民消費會回到重要位置。
主綫1:提振民營經濟
本次會議聲明中着墨最多的部分。當前民營經濟不僅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內生動力,也是驅動科技創新的關鍵。本次會議涉及「企業」的表述均涉及民企,甚至不低於以往最多出現的「穩」字,這還是近年來的第一次。
會議不僅要求在宏觀上「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在中觀上「推動平台企業規範健康發展,鼓勵頭部平台企業探索創新」,更在微觀上「要下決心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賬款拖欠問題」。可見在中央在新一輪的調研發現問題後,正在將提振民企的政策落到實處。
主綫2:通過科技創新為實體經濟賦能
正如本次會議指出「要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培育壯大新動能」。東吳證券認為,在當前中美科技脫鉤的背景下,決策者在刺激經濟、財政可持續性、科技創新三者之間面臨不可能三角,一個相對合理的選擇是在保持財政可持續的前提下加大科技創新,這就意味經濟不再有政策的強刺激,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對於新一輪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浪潮,會議「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範風險」的表述體現了中央審慎包容的態度,有利於中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
主綫3:新能源車消費
4月會議對於促消費的表述雖然只有3句話,但真正體現了微言大義:與就業掛鉤的居民收入提高,「改善消費環境」以及促進服務消費,排序上由難到易。考慮到服務消費已經趨勢性向好,下一階段的重點將在「改善消費環境」。
居民消費中除服務,最重要的就是「房」和「車」,前者對應「城中村改造」,後者則呼應「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從政策落地和見效周期看,東吳證券認為,新能源車的消費將成為2023年「改善消費環境」着力點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政府穩經濟的基本盤還有:
「穩住外貿基本盤」— 首季經濟數據顯示出口已成對沖內地工業製造業去庫存壓力的重要力量。以汽車製造業為例,出口量價齊升成為3月利潤增速改善的重要支持因素。本次會議進一步確認兩會後,政策加強對「穩外貿」的重視。
「穩地產、擴基建」— 地產方面,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項目力求解決3月地產開工與施工按年跌幅再度擴大的「燃眉之急」,而首季地產竣工與銷售良好,會議相關內容也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一貫的表述;基建「壓艙石」再加新砝碼:新能源車配套設施與「平急兩用」新公共基建兩個重大項目的開工有望平滑今年基建投資增速。
後市展望
★★ 2023年10大電子書 陸續上架 ★★
hket 35周年推 10大電子書,內容涉及不同範疇,包括投資、中美政經形勢、樓市分析、理財等等,現正陸續上架!10本電子書,總有一本啱你睇!現只要以10元/月即可成為我們的訂戶,隨時隨地盡覽各本電子書,更可享閱《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如欲獲取更多詳情,請按此
...
撰文 : 林斯凱 Money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