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3方面顯內房需求轉弱 選業內2防守股(持續更新)

研究報告 01:02 2023/05/20

分享:

分享:

美國通脹逐步回落,加上矽谷銀行引發的中小型銀行風波,紓緩聯儲局需要持續加息的壓力,惟通脹水平仍遠高於該局2%的目標水平之餘,當地就業市場仍強勁,令該局欠缺在今年內展開減息的理由。至截稿前止,市場料聯儲局在未來數月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5至5.25厘的機會較大(點擊圖片放大)

專訪 建銀趙文利 談中外利淡襲來【下一頁

(請點擊圖片放大)

點擊圖片放大
+5
+4

另外,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成為投資市場短期內最大不明朗因素,但無論事態如何發展,美長債息或彈升壓力,讀者除了注意股息率逾5.5厘的收息股之外,也不宜忽視其每股派息增長能力。

延伸閱讀:黑石:靜候聯儲局轉向或會錯失機遇

至於中國出口勝預期,惟進口疲弱,最新分析詳見:【下一頁

---------------

關於5月第四周「收息股追蹤」,詳見:【下一頁

5月20日:

【01:00】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評高息公路股浙江滬杭甬 (00576) ,分析詳見:【下一頁

5月19日:

【08:00】大和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內地房地產市場4月份數據持續是好壞參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3月份強勁表現後,4月建築、新房銷售及房地產投資均錄得按月倒退,惟按年計仍錄得增長,同時新房和二手房均價按年跌幅收窄,相信隨着房屋銷售放緩,以及潛在購房者信心減弱,未來幾個月當局將會出台更多政策支持來提振房屋銷售。

大和續指出,最近幾周,內房股價疲軟,相信是歸因於房屋銷售放緩及疲弱的經濟數據,引發了市場對房屋銷售復甦可持續性的擔憂,其中4月份居民中長期貸款餘額下降1,156億元人民幣,或反映出居民對購房和大宗消費品的信心下降,同時年輕人失業率創歷史新高,亦大大影響市場上的首次置業需求,因此估計當......

【01:00】中資金融股為熱門收息股之一,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評內險股中國人保 (01339) ,分析詳見:【下一頁

5月18日:

【18:00】中國移動 (00941) 旗下雲服務日前降價50%至60%,而其他主要互聯網雲服務商亦同步降價,高盛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指,上述情況引起投資者對中資電訊商定價競爭的憂慮,導致中資電訊商在5月17日股價下跌2%至3.5%。

不過,高盛引述中移動資料指,上述降價是在5月17日至31日進行的為期兩周促銷優惠,並非永久降價,在促銷結束後,價格將恢復正常水平。該報告又指......

延伸閱讀:經濟好轉  商廈市場逐步回氣

【07:00】在現時市況不明朗因素眾多之下,中資電訊股因擁有5G及雲業務發展商機,而成為業務相對穩健中不乏增長機遇的高息股。另據內地媒體報道,5G商用以來,中國鐵塔 (00788) 累計承建5G基站建設項目189萬個,佔全球一半以上;而......

延伸閱讀:美息近頂 普徠仕股債最新部署

【01:00】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評冷門高息股新華文軒 (00811) ,分析詳見:【下一頁

5月17日:

【20:30】聯想集團 (00992) 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楊元慶今早在聯想全球供應商大會上表示,個人電腦(PC)低迷行情已接近底部,最早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恢復增長,並認為......

【18:30】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城市價格指數顯示,4月一手住宅價格按月微升0.3%(3月為0.4%),而二手樓價格按月增長放緩,摩根大通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表示,對此數據表現並不意外,主因是市場情緒自3月中已開始走弱,並預料即使按月走勢或出現正增長,但5月份房價升趨將進一步減速。

摩通續指出,政策力度關注於價格,並不是數量,因房價影響了本地消費;在短期內,內地或會加大放寬地方層面的需求端,但對房產市場作全國性寬鬆機會不大。

隨着銷售和建築數據走弱,摩通雖然預料行業將繼續低迷,但仍會趁低買入具質素、已呈現出真正復甦的國企股,包括......

【15:30】高息內需股恒安國際 (01044) 獲摩根大通發表最新報告,將投資評級由「中性」調升至「增持」,並將目標價由41元上調至48元。

摩通指,恒安於2022年下半年的紙巾業務對集團EBIT(除息稅前利)造成跌17%的拖累,主要是受到紙漿成本自2020年上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通脹達83%的影響,惟隨着紙漿成本下降,預計該趨勢將在2023年第四季逆轉。

摩通更假設......

延伸閱讀:商品大王羅傑斯:美元霸權地位即將結束

【13:30】濠賭股待訪澳旅客人數回升,再展「收息股魅力」。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最新資料顯示,在入境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增1.6倍的帶動下,今年首季旅客總消費(不包括博彩)按年大升1.3倍至149.8億元(澳門元‧下同);當中留宿旅客及不過夜旅客的消費分別按年升1.3倍及1.1倍,至123.4億及26.4億元。

此外,首季訪澳旅客人均消費為3,027元,按年跌13.9%;留宿旅客減少40.3%至4,677元,惟夜旅客的人均消費則升8.1%至1,141元。若按客源地統計,內地旅客人均消費按年增8.9%至......

延伸閱讀:摩通評中國經濟顯著失速 多圖流解構

【11:00】過去幾年,中電 (00002) 業務表現受澳洲業務拖累(詳見本文5月15日【01:00】報道及分析)。滙豐環球研究最新發表研究報告指,中電首季數據顯示,雖然其澳洲業務出現企穩迹象,但目前仍受壓,旗下EnergyAustralia(下稱「EA」)的煤炭供應問題仍然揮之不去,未知復甦是否可持續。

不過,中電在今年首季宣布派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0.63元,按年持平,滙豐環研認為中電主要是受到香港業務平穩發展的支持,並同時相信EA業務的潛在好轉,將左右公司未來派息增加。此外,中電已將香港的海上風電項目納入2024年至2028年發展計劃,滙豐環研預計......

【08:15】隨着中國經濟活動回復正常,內地電力股有望重拾「收息股魅力」,而東方證券對行業最新分析,詳見【下一頁

延伸閱讀:信貸增長放緩+通脹温和 人行降準機會增

【01:00】中資金融股屬熱門收息股,本報專欄「收息鐵算」對內險股中國太保 (02601) 的最新分析,詳見【下一頁

5月16日:

【20:00】內銀股為港人熱門收息股之一,而安永今日發布《中國上市銀行2022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指出,42家A股上市銀行在今年第一季度淨利潤按年增約3.2%,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5個百分點。期內營業收入近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約0.7%;淨利息收入近1.08萬億元,按年跌1.8%;有23家銀行披露首季淨息差(NIM),有21家相比2022年度下跌。

安永表示,整體而言,首季上市銀行資產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惟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增長仍面臨壓力,而......

延伸閱讀:ING彭藹嬈:中央需加快2類投資 撑製造業(新增圖解)

【16:30】花旗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推薦4股,當中有2隻屬收息股的內銀股,分析詳見:【下一頁

延伸閱讀:【名家增減持】巴菲特、索羅斯、木頭姐首季持倉變動出爐(持續更新)

【14:30】新能源電力股的股息率雖然不及傳統電力股般高,但是每股派息增長潛力較大,相關行業最新分析詳見:【下一頁

【13:45】內地券商股為股息率較波動的收息股,股息率高低與A股市場氣份關係密切。內地券商龍頭中金公司 (03908) 獲摩根士丹利發表最新報告,將其H股目標價調升6%至20.8元,而投資評級維持「增持」。

摩根士丹利考慮到A股交易額優於預期,但香港市場的股權融資量較低,對中金2023至2024年投行業務收入預測分別調低5%至6%。另鑑於監管機構更關注境內製造業IPO,摩根士丹利料供股的潛在時間將推遲到2024年,而額外資本的部署延遲,以及......

延伸閱讀:內地富豪退場  海外資金成豪宅新勢力

【12:45】內房股受債務危機影響,而削弱了「收息股魅力」。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近日發表報告,將中國房地產行業展望由「負面」調升至「穩定」。報告解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全國性簽約銷售在去年下降28%之後,將在未來12個月內趨於穩定,而在政府採取措施拓寬融資渠道下,融資條件亦將進一步改善。

穆迪進一步指,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將考慮給予中國房地產行業「積極」展望,而情況包括:

  • 全國範圍的合同銷售在未來12個月內增長超過10%,量價持續均衡地增長;
  • 開發商在沒有政策支持的情況下,在在岸和離岸市場保持良好的資金渠道;
  • 監管環境變得更加有利。

不過,穆迪亦指出,若果中國房地產市場在未來6至12個月銷售量下降

更多關於內房行業最新數據,詳見:【下一頁

【12:00】兩隻傳統香港公用股中電 (00002) 及港燈 (02638) ,本地電力市場利潤貢獻不淺。香港政府計劃在今年內與兩間電力公司就《管制計劃協議》進行中期檢討,而環境及生態局在立法會文件中表示,當局對中期檢討持開放態度,並未有為檢討範圍劃定界綫。

【01:00】今、明兩年每股派息按年增幅有望達雙位數,預測股息率分別達4.5及5.1厘的華潤燃氣 (01193) ,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評對該股的分析,詳見:【下一頁

5月15日:

【20:45】市場除了憂慮美國有衰退風險之外,也擔心中國復甦動力減弱。富瑞最新發表研究報告亦指,雖然進入大宗商品需求旺季,但是市場缺乏亮點,由於庫存仍然較高,同時利潤水平低,利用率持平甚至縮減,而在勞動節期間,內地每周建築面積銷售額仍錄得約20%增長,但增長勢頭似乎有所放緩。

富瑞續指出,基建發展仍然是整體需求的關鍵所在,在沒有疫情的干擾下,水泥行業仍未見復甦態勢,每噸水泥價格於5月初按月下跌逾10元人民幣,每日產能亦受天氣因此影響,低於過去5年平均水平,令庫存進一步增加至72%。

同時,富瑞將中國神華 (01088) 的投資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並將神華目標價由30.8元調低至27.49元......

【19:15】航運及碼頭股為對經濟較敏感、股息率較波動的高息股。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報告,將招商局港口 (00144) 目標價由11.9元下調至11.6元,惟投資評級維持「與大市同步」。

摩根士丹利將招商局港口2022至2024年盈利預測,分別下調7.3%、0.2%及2.2%,至......

【17:30】中國正逐步復甦,惟滙豐環球研究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指,中國復甦並不均衡,而金融股估值仍不高,應有進一步上升空間,當中略為偏好內銀及券商,略多於內險股,而個股則看好工商銀行 (01398) 、招商銀行 (03968) 及中信証券 (06030) ,均給予以「買入」的投資評級。

滙豐環研續解釋,雖然認為內險新業務價值(NBV)增長勢頭有望在第二季延續,但由於產品結構轉向儲蓄產品並不有利,加上危疾產品復甦緩慢,可能令NBV利潤收窄;監管機構提供降低定價費率的窗口指導,降低儲蓄產品相對於理財產品的競爭力。滙豐環研維持對國企保險公司的中性立場,當中稍偏好於中國平安 (02318)

內銀方面,滙豐環研認為有3個層面利好......

更多關於滙豐環球研究對內銀股的分析,詳見:【下一頁

【16:30】長和 (00001) 出售部分意大利電訊網絡設備獲24億歐元收益,瑞銀發表最新報告認為,上述交易對長和屬正面,因為長和能夠從其電訊資產中釋放價值,而其電訊部門將繼續奉行「輕資產」戰略以提高營運和資本效率。瑞銀給予長和「買入」評級,目標價62.3元。

瑞銀續表示......

【15:30】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報告,將中銀香港 (02388) 今、明兩年盈利預測分別下調13%及1.4%,而今年盈利預測大幅下調的主因是受收入影響,並將中銀目標價由28.4元下調至27.1元,投資評級維持「與大市同步」。

摩根士丹利同時降低中銀今年淨息差預測,以反映首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壓力,惟明年所受到的影響較小,因預期屆時利率將會降低;另由於手續費收入的恢復速度慢過預期......

【10:30】中金最新報告預計,在恒生指數有限公司上周五收市後公布的季檢結果下,被動資金流對紫金 (02899) 及京東健康 (06618) 影響正面,而對滙豐 (00005) 、中信股份 (00267) 及中電 (00002) 則有負面影響。

中電、滙豐及中信股份均為收息股。至於恒指季度檢討結果......

【07:00】內銀股為熱門收息股之一,而早前股價回升不止於受惠「中特估」,摩根大通、高盛等對此板塊的最新分析,詳見:【下一頁

延伸閱讀:「集體降息」 影響何在

【01:15】名家曾淵滄建議,現時高息仍是最佳策略,分析詳見:【下一頁

01:00】藍籌公用股中電控股 (00002) 將於今日公布今年首季業績簡報,料首季股息可持平於每股0.63元,而中電業務前景及估值分析,詳見:【業務前景】【估值

點擊圖片放大
+6
+5

(請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摩通:港公用股具2+2助力加持 望續跑贏大市(第三版)

5月14日:

【19:00】摩根士丹利日前發表報告,列出港股及A股合計共有15隻股份在該行的最新焦點股名單內。當中有2隻收息股,包括:

更多關於香港電訊業務前景分析,詳見:【下一頁

5月13日:

延伸閱讀:3數據顯示氣氛弱 樓價上升乏力

【01:00】中航科工 (02357) 預測股息率雖然不足3厘,但市場料其業務及每股派息有增長潛力,而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對該股的最新分析,詳見:【下一頁

5月12日:

【14:00】目前香港銀行體系結餘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而高盛最新發表報告指,港銀的淨外滙資產頭寸在今年1月23日後流出,盡管貸款需求疲軟,但港元貸存比相對較高,約為90%,假設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約為5厘,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在今年剩餘時間內,可能會保持在4厘以上的相對較高水平。

高盛續表示,HIBOR按季上升,對香港銀行的淨息差(NIM)影響正面。雖然NIM在今年第一季按季下降,當中,中銀 (02388) 及滙豐 (00005) 收窄約15個基點,但是高盛預計,此趨勢將隨着持續更高的NIM而逆轉,又預料中銀及滙豐的NIM將分別按季擴張5個及15個基點。

另外,高盛根據其調查顯示,自年初以來,累計CASA(往來帳戶和儲蓄帳戶)支付的定期存款(TD)利率有所下降......

延伸閱讀:樓市信心下挫 拖累大市回調

【11:00】3隻中資石油股為股價較波動的高息股,券商高盛在看好油價後市的前提下,更新了中石油 (00857) 、中海油 (00883) 及中石化 (00386) 的預測數據,相關分析詳見:【下一頁

【06:00】摩根大通指,香港公用股本身有2個內在利好因素,加上2個外在利好因素,料可繼續跑贏大市,分析詳見:【下一頁

延伸閱讀:準買家必讀 5年私樓落成量前瞻

【01:00】2023年預測股息率近4厘的內需兼醫藥概念股國藥控股 (01099) ,過去股息率曾逾6厘,惟股價以股息率均較波動,而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評對該股的分析,詳見:【下一頁

5月11日:

【18:00】內險股在過去3年,因新冠疫情,以及內房債務危機,而削弱其「收息股魅力」。不過,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內地重新開放、經濟逐步復甦,以及消費者信心回暖,將推動保險公司今年保持增長勢頭。

此外,今年首季,內地壽險行業和非壽險行業的保費分別按年增8.9%和10.8%,惠譽認為,今年壽險業新業務價值將在去年的低基數上有所增長,且各保險公司將致力於提高其銀保業務利潤率,因為核心代理人數量尚未企穩;而季內大多數主要非壽險公司的承保利潤亦依然良好。

考慮到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定,惠譽預期,許多保險公司對承擔投資風險仍將保持審慎。繼去年內生資本增長減弱後......

【16:30】3大中資電訊股為現時業務,以至每股派息均穩中有增的收息股。高盛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更指,內地電訊板塊首季增長穩健,期內電訊營運商實現6%至8%的服務收入增長,以及盈利增長約10%;電訊設備供應商收入按年增長10%至20%,利潤大致穩健。

不過,高盛雖預期電訊股前景仍然強勁,但由於國內需求仍然低迷,加上海外需求可能面臨放緩的風險下,電訊設備供應商的前景疲弱。因此,高盛偏好電訊營運股,並挑選具有利潤增長潛力和估值有吸引力的設備供應商股份,當中給予中國聯通 (00762) 、中國電信 (00728) 及......

【12:30】內銀股為港人熱門收息股,而美國矽谷銀行對內銀股的影響,分析詳見:【下一頁

記者:蕭悅潾

藍籌相關券商看法,詳見:【四大國有內銀】【內險板塊】【三大中資電訊股】【藍籌收租股】【滙豐控股】【銀河娛樂】【港鐵】【金沙中國

延伸閱讀:虎年處處通應驗 兔年又如何

★★ 2023年10大電子書 陸續上架 ★★

hket 35周年推 10大電子書,內容涉及不同範疇,包括投資、中美政經形勢、樓市分析、理財等等,現正陸續上架!10本電子書,總有一本啱你睇! 現只要以10元/月即可成為我們的訂戶,隨時隨地盡覽各本電子書,更可享閱《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如欲獲取更多詳情,請按此

 

...

撰文 : 蕭悅潾 Money Times

欄名 : 收息股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