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房屋供應瓶頸?

地產 14:00 2023/05/12

分享:

分享:

交椅洲人工島填海

香港房屋供應面對發展瓶頸,政府透過多管齊下尋找出路,並同時推進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兩項發展計劃,成為能否扭轉困局的關鍵。

  • 港人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只有約172平方呎
  • 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發展擬一併推進
  • 國家重視解決港人「住大些、住好些」問題

樓價高企、居住空間不足,一向是本港樓市的詬病。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結果,港人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只有約172平方呎,不但低於不少發達國家或城市如新加坡(約270平方呎)及深圳(約300平方呎),亦與發展局2021年發布《香港2030+》建議的人均居住面積237平方呎,有明顯段距離。

要解決住屋問題,推進新發展區是其中出路之一,政府先後提出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發展方案,前者發展地域覆蓋天水圍、粉嶺及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以及古洞北、洪水橋等新發展區,佔地達約300平方公里,是撑起未來本港房屋供應的一大重要來源。

而研究當中的交椅洲人工島發展計劃,初步估計可以提供19萬個至21萬個住宅單位,容納50至55萬人口,亦對本港住宅以及整體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發展局早前已就交椅洲人工島發展計劃進事公眾諮詢,並於今年3月底完成,在接收到的約7800份公眾意見中,佔約6成受眾表示支持項目推進,顯示社會對推進本港進一步發展及解決住房問題,有殷切訴求。

事實上,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來港考察,行程也涵蓋了房屋範疇,包括考察北部都會區,亦有參觀展城館了解北都和交椅洲人工島兩項大型規劃,反映國家對於回應及解決港人「住大些、住好些」問題,亦甚為重視。

交椅洲人工島填海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