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專家談「中特估」投資邏輯

財金猛人追蹤 22:56 2023/05/16

分享:

分享:

自去年11月,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以來,「中字頭」的國企股股價大幅上升,不過,在經過一輪熱潮後,「中字頭」股份開始回吐。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及首席策略師趙文利在接受《Money Times》專訪時表示,「到了目前的階段,中特估概念慢慢成為市場的主要關注點。到了6月中之後,如果美國加息周期見頂得到確認,加上中美爭議的短期政策風險得到體現,那麼包括科網股在內的增長股吸引力將再現。」

點擊圖片放大
+4
+3

趙文利相信,中特估將是中長期的結構性趨勢,「這主題估計可持續3至5年,但將是分階段的行情,不會一下到位,短期內由於升幅過快,回出現回調,行情會比較一波三折。」

「畢竟三大電訊商、三桶油,以及一些建築工程類的國企股從去年底到現在,已經升了很多。」

他認為,「中字頭」的估值重估,體現了資金結構的變化,尤其是在香港上市的國企股(H股)方面。

「以往這些國企股的定價權實際上是由外資起主導作用,但是最近幾年,隨着海外投資者在中資公司的籌碼愈來愈少,定價權其實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轉移,所以這也是值得關注的變化。」

由於構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一大重點在於提升國企股的估值水平,對於到底估值修復到哪一水平才算合理,趙文利認為並沒有單一標準,所以很難判斷是否PB升到某個水平就代表估值已經修復完畢。

「每個行業的估值中樞不太一樣,不能簡單的用同一個標準去劃綫。一方面可以參考,過去10年或15年,行業的估值中樞。」

★★ 2023年10大電子書 陸續上架 ★★

hket 35周年推 10大電子書,內容涉及不同範疇,包括投資、中美政經形勢、樓市分析、理財等等,現正陸續上架!10本電子書,總有一本啱你睇! 現只要以10元/月即可成為我們的訂戶,隨時隨地盡覽各本電子書,更可享閱《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如欲獲取更多詳情,請按此

...

撰文 : 陳紫瑩 Money Times

欄名 : MT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