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陷阱】 任澤平談幣策失效之謎
中國4月經濟金融數據不如預期,物價增長速度連續下滑,市場存在一定通縮擔憂。內地知名學者、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非通縮,而是「流動性陷阱」。



此前先了解由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假說,旨當一定時期的利率水平降至不能再低,此時無論貨幣總量如何擴大,市場利率也不能再下降,這因為利率太低,人們寧願持有現金,最後令擴張性貨幣政策失去了作用。


任澤平指出,通常是通縮導致流動性陷阱的具體要素,但中國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4.5%,CPI按年上漲1.3%,反映目前中國暫時未出現通縮現象。
「流動性陷阱」使央行貨幣政策失效
不過,任澤平續指,當前中國經濟形成「流動性陷阱」潛在風險,是貨幣湧向預防式儲蓄。雖然內地首季信貸指數M2高增,但經濟復甦早期內需依舊偏弱,大量貨幣湧向預防式儲蓄,形成貨幣沉澱「流動性陷阱」。
更多常見「流動性陷阱」有4點特徵:
1)物價增長速度連續下滑,市場存在一定通縮擔憂;
2)經濟增長不及貨幣供應增速;
- 2022年至今,中國信貸M2投放約40萬億
- 今年首季中國信貸M2增長12.7%
- 社會融資額增長10%
- 名義GDP增長4.5%,貨幣乘數下降
任澤平表示,這表明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並沒有有效地轉化為實體經濟的增長……
有關如何防範潛在的「流動性陷阱」風險,任澤平提出4建議……更多內容,用戶請登入。
報告來源:澤平宏觀
編輯:鍾采餘
★★ 2023年10大電子書 陸續上架 ★★
hket 35周年推 10大電子書,內容涉及不同範疇,包括投資、中美政經形勢、樓市分析、理財等等,現正陸續上架!10本電子書,總有一本啱你睇!現只要以10元/月即可成為我們的訂戶,隨時隨地盡覽各本電子書,更可享閱《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如欲獲取更多詳情,請按此
...
撰文 : 鍾采餘 MoneyTimes
欄名 : 名家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