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何解輸拼多多?
2023年首季,內地說好的消費報復性復甦,並沒有如期而至。電商股之中,拼多多收入增幅高達58%,完全把阿里巴巴、京東甩在身後。這裏說明一件事,電商股未來的所有希望,都在下沉市場。
拼多多(PDD)上周五公布了截至3月底止一季業績,首季收入按年增長58.18%至376.4億元人民幣(下同),遠好過市場預期的319.8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經調整純利為101.26億元,按年大增1.41倍。相當於每ADS 6.92元或1.01美元。
其中核心電商廣告,本季實現收入272億元,增速高達50%;佣金收入104億元,增速高達86%。
反觀阿里巴巴 (09988)
、京東 (09618)
今年1月至3月間,收入僅按年增約2%。
收入增速為什麼有如雲泥之別,而且數字接近不可能。








要分析一家公司,就要了解她的起源和創立動機。
而拼多多的創立,很有意思。
她是由兩個項目合併而來——一個是社交電商「拼好貨」,另一個是遊戲孵化项目「拼多多」。
所以,拼多多設計的底層邏輯其實很直白:
去掉中間商,讓廠商與消費者直接綫上交易,利用拼團機制,將廠家薄利多銷的意願持續放大,從而產生了更低價的產品。
不過,在外界都在吐槽拼多多段位低、low的時候,創始人黃崢反嗆道,「既然都看得懂拼多多,為什麼你做不到?」
此一反問,猶如一記棒喝。






過去的故事就不用講了,因為不重要。重要的是,拼多多的護城河,阿里巴巴、京東為什麼沒有學懂?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幾家公司的收入模式:
淘寶和拼多多主要是靠廣告費用、其次是佣金,還有個小錢是年費。京東主要是自營業務的進價出價的價差,還有一部分第三方賣家的廣告+佣金費用。
拼多多就直接扣取佣金6‰(千分之六)。




一、超低價+社交砍價,病毒式行銷。同样一件产品,拼多多可以比淘寶、京东便宜很多。怎麼做到的?拼好貨。不要忘了,阿里、京東都沒有社交功能,所以做不到。
二、拼多多場景推廣的商品必須在定向覆蓋人群中,然後再根據綜合排名(商品品質分x廣告出價)排序。其中商品品質分不是你的商品評分,確切來說是有一個概念,主要由:點擊率、商品銷量、轉化率、交易額共同決定的。




其他內容,登入詳閱。
★★ 2023年10大電子書 陸續上架 ★★
hket 35周年推 10大電子書,內容涉及不同範疇,包括投資、中美政經形勢、樓市分析、理財等等,現正陸續上架!10本電子書,總有一本啱你睇!現只要以10元/月即可成為我們的訂戶,隨時隨地盡覽各本電子書,更可享閱《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如欲獲取更多詳情,請按此
...
撰文 : 陳建仁
欄名 : 業績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