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差距 多賺68萬原因:男女有別?
如果要你立刻講出三位著名投資者的名字,你會想起誰?是巴菲特、芒格、還是達利奧?在金融及投資領域中,更多以男性為主導代表,女性受限於性別定型似乎較「差」一截。
即使富達投資於202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女性投資者實際上的每年平均投資回報較男性高出0.4%,但依然有超過9成的受訪者認為男性是較佳投資者。
100萬贏68萬的差距
以文字形容這0.4%好像微不足道,但如果以30年的投資年期看,假設一男一女投資者同樣投資100萬元,而男士及女士分別獲得6%與6.4%平均投資回報,女士的投資組合最後將較男士多出逾68萬元。
此外,另一項行業報告亦指出,在疫情市況低迷期間,有48%由女性管理的對冲基金表現超過市場,較男性主導的高出11%。
性格差異影響投資,例如害怕承受風險與過於情緒化,多被定型是女性投資者的特質,但實證顯示卻非然,甚至與之相反。透過累積足夠的財務知識、建構目標式投資策略與培養長遠理財目光,女性同樣能超越男性成為成功的投資人。





對風險的害怕 VS 敏感度
很多人認為女性對投資的風險承受較遜,而根據Endowus智安投的數據顯示,在市況下調時,女性客戶所能承受的風險確實較男性低5%。但是,退後一步再審視這現象,女性害怕承受風險的標籤,是源自於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但實則女性對風險較為敏感。
根據Endowus智安投《財富洞察報告2023》的結果顯示,有近6成的香港女性受訪者因市況波幅計劃減少投資;有43%認為經濟前景不明朗,所以需要減少投資以保留更多現金儲備。
這種對風險的高敏感度,是所有成功投資者不可缺少的特質之一,而女性對外在因素的觸覺普遍較為敏銳,讓她們能更容易地考慮到投資所隱含的風險,從而調整其投資策略及操作。
但是,為何女性對風險的敏感程度,普遍誤認為是害怕承受風險呢?就承受投資風險而言,性別並非主要的影響因素。當中影響投資習慣的5大因素,包括教育程度、收入及就業情況、財務健康,以及財務知識等。
收入與投資承受風險掛鈎
然而,本港職場中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的情況仍然存在,並逐漸惡化。據2022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在同一職位的前提下,女性的平均薪酬較男性低近兩成,較5年前的大概7%大幅惡化,而這現象亦存在於專業人士身上,女性的收入較男性低近16%。
在「同工不同酬」的情況下,女性較低的收入難免使其財務狀況受到限制,而對投資風險及有機會帶來的財務損失較為敏感。一項海外的行業調查報告證實了女性的收入對其風險承受能力的影響,女性在擁有和男性投資者同樣的資金情況下,會選擇承受更多風險,以換取較高投資回報。
去惶恐化練就投資心境
女性無論是被視為較情緒化的一方,還是被標籤不能承受風險的一方,最終卻因為對「穩定」及「安全感」的追求而練就出投資好成績。
根據Endowus智安投的數據,女性客戶在這兩年間的市況波動中,較少因市況下調出現拋售的情況,而這種對維持穩健投資策略,以及對市場所抱的長遠眼光,並非情緒化的表現。
Endowus智安投的《財富洞察報告2023》統計數字亦顯示,超過6成香港受訪者因通脹導致生活成本上漲而感到憂慮,同時有一半的女性投資者仍然以建構充足的退休儲備為首要投資目標;有45%的女性希望改變她們的財務習慣,以達致財政穩健及增加安全感,反映出女性為了對安全感的追求,在投資場上磨練就出「不因情緒化招致虧損的操作」,在波動市下仍能堅守投資策略,以及在市況復甦時能乘勢而上,獲取更豐厚的投資回報。
撰文:Endowus 智安投董事總經理兼香港負責人袁淇欣
編輯:鍾采餘
★★ 2023年10大電子書 陸續上架 ★★
hket 35周年推 10大電子書,內容涉及不同範疇,包括投資、中美政經形勢、樓市分析、理財等等,現正陸續上架!10本電子書,總有一本啱你睇!現只要以10元/月即可成為我們的訂戶,隨時隨地盡覽各本電子書,更可享閱《香港經濟日報》及《置業家居周刊》電子版。如欲獲取更多詳情,請按此
...
撰文 : 袁淇欣 Endowus智安投董事總經理兼香港負責人
欄名 : 姿本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