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更新「增強股息篩選」名單 薦5收息股(持續更新)

研究報告 01:03 2023/07/08

分享:

分享:

美國通脹持續回落(點擊圖片放大),幸而其就業市場仍然穩健,聯儲局不需要急於減息。至截稿前止,市場預期聯儲局在7月恢復加息0.25厘(點擊圖片放大),將聯邦基金利率推升至5.25至5.5厘後,便會維持至2024年首季(點擊圖片放大)

專訪 法巴譚慧敏 談港股後市部署【下一頁

(請點擊圖片放大)

點擊圖片放大
+3
+2

無論如何,綜觀全球主要央行,僅得日本央行較大機會在今年餘下時間,維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讀者除了注意股息率逾5.5厘的收息股之外,也不宜忽視其每股派息增長能力。

延伸閱讀:未來10年結構性資產配置趨勢(第三版)

延伸閱讀:美息未盡 選滙豐定渣打?(第三版)

點擊圖片放大
+6
+5

———————————————

關於7月第二周「收息股追蹤」,詳見:【下一頁

7月8日:

【01:00】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評另類收息股華電國際 (01071) ,分析詳見:【下一頁

7月7日:

【17:45】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的亞太市場量化報告表示,注意到本季全球金融狀況趨緊,導致投資者的風險情緒下降,料將有利於收息股和優質股。因此,摩根士丹利更新本季的「增強股息篩選」名單,條件是按相關篩選中排名前20%股份、市值為20億美元以上、投資評級為「增持」或「與大市同步」,以及未來削減股息的風險為「低」。

摩根士丹利列出10隻亞太區股分在其第三季「增強股息」篩選推介名單內,當中5隻港股包括......

延伸閱讀:北都新盤逾1成折讓開價 入市時機?

【07:00】英倫銀行的加息步伐,影響香港2隻熱門收息股滙豐控股 (00005) 及渣打集團 (02888) 。英國歷史悠久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對英倫銀行的最新展望,分析詳見:【下一頁

延伸閱讀:微調按揭試水溫?

7月6日:

延伸閱讀:新盤壓境  二手樓市租售兩極化

【17:00】隨着傳統收息藍籌股的港鐵 (00066) 將於8月上旬公布中期業績,繼高盛就此發表報告(詳見本文昨日【16:30】報道)後,另一券商里昂亦發表報告預計,港鐵在受惠於客流量回升、免稅店重新開業,以及租戶銷售復甦的支持下,其今年經常性利潤仍有望按年大幅增長。

里昂表示,港鐵的客流量恢復軌迹或會放緩,因此......

延伸閱讀:加息增投資成本 地價低處未算低

【11:30】中資電訊股為現時業務穩中有增長的高息股,而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亦看好中資電訊股的增長健康、資本支出見頂和股東回報改善,並預期電訊行業在2022至2025年的服務收入、EBITDA(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溢利)及淨利潤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5%、4%及8%,主要受雙增長引擎推動。

摩根士丹利指,對於傳統電訊服務,預料增長勢頭將持續穩定,因5G的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穩步提升,以及良性競爭和監管;對於雲、IDC、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工業互聯網,預料在監管支持和電訊公司競爭優勢下,由於行業增長潛力巨大,三大電訊股於2022至2025年的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4%。摩根士丹利認為,電訊商的現金流及股東回報有所改善,特別是在5G資本支出高峰期已過的情況下。

個股方面,摩根士丹利預期在2022至2025年間,中國移動 (00941) 、中國電信 (00728) 及聯通 (00762) 的股息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達

【01:00】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評內需相關收息股中國旺旺 (00151) ,分析詳見:【下一頁

7月5日:

【20:45】內房股等待行業復甦,再展「收息股魅力」。繼本文今日【18:15】提及的滙豐環球研究就內房行業發表最新報告之後,中資龍頭券商中金也發表內房行業報告表示,內地6月新房銷售按年跌約3成,二手房按年持平略增,並考慮到合理的行業政策支持和基本面弱復甦態勢,認為短期內市場將持續博弈基本面恢復與政策預期,年內偏弱啤打下區間震盪行情或延續。

中金續指出,6月份,15個樣本城市二手房銷售面積按月降約一成,按年增幅收窄至升6%(5月為升53%);同期,58個樣本城市新房銷售面積按月增約1成,按年更轉跌至-26%(5月為升12%),其中6月下旬以來受重點城市推盤量上升影響,新房銷售按月改善明顯,中金認為該趨勢或仍將延續1至2周。

整體上,中金認為......

【18:15】內房股經歷疫情衝擊,以及行業債務危機困擾,令派息能力大降。滙豐環球研究對內房板塊最新分析,詳見:【下一頁

【16:30】屬傳統收息藍籌股的港鐵 (00066) ,通常於8月上旬公布中期業績,而高盛最新發表的報告預計,港鐵在沒有任何物業入帳的情況下,上半年核心純利按年跌67%至約26億元,而已銷售物業入帳大部分料在下半年得到確認,並重申其「買入」的投資評級,以及目標價維持49.8元不變。

高盛指,隨着本港5月至6月的入境內地旅客量,逐漸恢復至2019年社會事件前的約60%水平(相對於1月僅為9%),港鐵各項業務持續改善。當中的鐵路業務,5月份高鐵客運量恢復至2018年水平的104%,領先於跨境服務/機場快線的62%及65%水平。

此外,高盛引述港鐵管理層展望,對公司業務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並希望隨着更多遊客的回歸,帶動客流量與租金進一步增長。高盛認為......

延伸閱讀:鐵路盤開價審慎 後市3大啟示

【01:00】北京首都機場 (00694) 在疫情爆發前,屬收息股,現待業務復甦,再展「收息股魅力」。本報專欄「中字股實力談」分析首都機場,詳見:【下一頁

7月4日:

【17:30】波動市之下,摩根士丹利近日發表報告建議21股,以作「炒股不炒市」。當中有7隻為疫情爆發前的熱門收息股,包括......

更多分析詳見:【下一頁

【16:30】ASMPT (00522) 與聯想集團 (00992) 為股息率較高的科技相關股,而ASMPT剛獲滙豐環球研究發表最新報告,基於ASMPT先進封裝(AP)業務前景理想,以及主要業務下行空間有限,而將其目標價由60元上調至83元,並維持其「持有」的投資評級。

滙豐環研表示,相信ASMPT的AP訂單將於第四季改善,主因是其在熱壓鍵合(TCB)基板方面具競爭力,以及英特爾(美:INTC)將在明年首季推出新平台Meteor Lake。

滙豐環研續指出......

【15:00】屬定息工具的債券,同樣受全球息率變化影響,而且在收息角度與收息股有異曲同工之處。美國投資管理機構普徠仕對新興債券市場的最新看法,詳見:【下一頁

延伸閱讀:數字國際品牌 落戶核心區設旗艦店

【13:00】國泰航空 (00293) 受疫情衝擊而暫時失去「收息股魅力」,幸而大和最新發的研究報告指,國泰計劃其客運及貨運分別於今年底前回復至疫前水平的70%及85%,明年則達100%水平,與年初目標相同,主因是國泰員工招聘工作進展順利。

大和更認為,乘客需求將保持強勁,尤其是在夏季的旺季,並預料國泰今年全年收入乘客千米數(RPK)及可售座位公里(ASK)均可恢復至疫前的60%水平。大和將......

延伸閱讀:土地產權 買樓要識

【07:15】英國歷史悠久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評定存息高企下,股票與現金部署策略,分析詳見:【下一頁

延伸閱讀:法巴譚慧敏:內地信心疲弱 不利經濟復甦

【01:00】本報專欄「中字股實力談」評另類高息股北京汽車 (01958) ,分析詳見:【下一頁

7月3日:

【21:00】內房股等待行業復甦,再展「收息股魅力」。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最新觀點指,針對受困中資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違約研究,凸顯出危機初期陷入困境的企業具備一些共同特徵,這些共性是導致其迅速陷入困境的主要動因。

惠譽認為,紛繁複雜的集團結構(包括較高的合資公司及非控股權益敞口)增加了融資安排的不透明度,並提高了現金漏損的可能性,從而掣肘房企獲取項目公司現金的能力,特別是在行業嚴重下行之際。這些特徵反映在,2021年上半年惠譽的評級組合中,「投機級」評級的佔比較高,特別是「B」類房企,這類企業在受評級遷移影響的企業中佔到大多數,其中85%已陷入困境,其次是「BB」類房企(受困房企佔比為69%)。

此外,惠譽續指出,房企亦紛紛利用灰色融資渠道來彌補資金缺口。在某些情況下......

【17:45】內銀股為熱門收息股,而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評級最新表示,內地小型中資銀行(主要指城商行、農商行及農村信用社等)的信用狀況或繼續面臨多項壓力;與國內其他同業銀行相比,小型中資銀行更易受到金融風險的衝擊。

近年來,雖然監管機構加快銀行業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補充的步伐,尤其是針對小型銀行,但是新補充的資本很大程度上由於小型銀行較高的增長偏好和較弱的盈利能力而快速消耗。

惠譽認為......

延伸閱讀:本地收租股檢閱  希慎享7厘高息

【13:00】煤股為股價及盈利較波動的高息股,繼藍籌煤股中國神華 (01088) 被花旗發表最新研究報告下調目標價(詳見本文今日【12:30】報道)之外,另一煤股中煤能源 (01898) 也被花旗將目標價由10元下調至9.2元,而投資評級維持「買入」。

考慮到中煤能源2022財年和2023年首季業績、管理層的最新指引,以及煤價下跌導致的平均銷售價下降,花旗預計......

【12:30】股息率逾10厘的藍籌煤股中國神華 (01088) ,剛被花旗發表最新研究報告將其目標價由34.6元下調至29.8元,惟維持其「買入」的投資評級。

花旗預計,今年內地本土煤炭產量按年升3%至約46.3億噸;淨進口量則將按年升41%至近4.1億噸,主要是海運煤炭價格下跌,以及澳洲煤炭進口限制解除;今年火電消耗動力煤按年升2.8%至約24.5億噸。不過,基於神華去年及今年首季業績表現,花旗將其2024年盈利預測降低......

延伸閱讀:新盤低價搶客 二手樓受壓

【01:00】長和系內,持有非地產業務的上市旗艦長和 (00001) ,估值處吸引水平,未盡反映全球經濟復常因素,以及集團資產應有價值,分析詳見:【長和業務前景分析】【長和估值分析

點擊圖片放大
+6
+5

(請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周大福企業或提高收購價

7月2日:

【15:00】中國電信 (00728) 早前舉行投資者交流活動,而摩根士丹利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中電信管理層仍維持旗下「天翼雲」今年純利增幅達雙位數,以及收入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的目標。摩根士丹利維持中電信目標價5元,以及投資評級「增持」不變。

摩根士丹利報告表示,中電信管理層認為,現時企業的雲端採用率仍然較低,只有約30%,對比歐美達80%,看好中國龐大規模的數字經濟市場發展。該報告續指,中電信亦提到......

7月1日:

【01:00】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評另類收息股中國水務 (00855) ,分析詳見:【下一頁

6月30日:

【21:00】瑞銀最新發表的下半年展望報告指,由於利率上升及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MSCI香港指數上半年表現落後於全球市場,並對其下半年看法維持審慎,預計香港本地經濟增長將持續,但外部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

不過,瑞銀卻繼續青睞股息回報高的股份,例如在其首選名單中,加入在疫情爆發前屬收息股的金沙中國 (01928) 及銀河娛樂 (00027) ,從而以增加對澳門穩健基本面的敞口,並同時因預期股市交投可能保持低迷,而從名單中剔除港交所 (00388)

現時,瑞銀在港股中較偏好的股份,包括:長和 (00001) 、新鴻基地產 (00016) 、銀娛......

延伸閱讀:瑞銀料股市快見底 下半年3大情景選股(附股票推薦名單)

【13:30】本地地產及收租股為港人傳統收息股之一,而富瑞最新發表研究報告指,由於利率預期回升與住宅市場低迷,雖對本港地產股維持正面看法,但是當中偏好零售收租股如領展 (00823) 及九龍倉置業 (01997) ,其次是住宅,之後才是寫字樓。

富瑞預期,盡管今年下半年本港住宅仍面臨最優惠利率高企,以及供應積壓等不利因素,認為存在下行風險,並全面下調發展商盈利預測,但是鑑於利率正常化及人口流入支持住房需求的前景,本港樓價有望在明年復甦,並相信最近的疲弱提供收集優質品牌的機會,當中看好新鴻基地產 (00016)

至於新創建 (00659) 獲提私有化,富瑞認為......

【01:00】本報專欄名家林瑞芬評另類收息股中國燃氣 (00384) ,分析詳見:【下一頁

6月29日:

【20:30】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第二季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期內收入感受指數為49.7%,按季跌1個百分點。其中:

  • 14.4%的居民認為收入「增加」,按季跌1.4個百分點;
  • 70.5%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按季升0.8個百分點;
  • 15.1%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按季增加0.6個百分點。

至於季內物價預期指數為57.7%,按季跌0.9個百分點。其中:

  • 23.1%的居民預期下季物價將「上升」;
  • 54.8%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
  • 9.7%的居民預期「下降」;
  • 12.4%的居民「看不準」。

至於與收息股之一的內房股關係密切的下季房價預期,該問卷調查報告顯示......

【16:30】花旗發表報告表示,對滙豐控股 (00005) 啟動未來90日正面催化劑觀察,給予滙豐「買入」的投資評級,並將目標價由71.7元調升至76.6元。

花旗認為,滙豐在今年第二季的經調整稅前盈利,將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並料其淨利息收入向好,信貸成本保持良性。花旗更相信,以上數據皆可為滙豐管理層提供靈活性以提高今年指引,例如......

【14:00】太古A (00019) 完成向母企出售美國可口可樂業務後,或將會派發117億元特別股息,而里昂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太古A特別股息收益率達14厘,並同時將太古A目標價由65元上調至68元,以及將其投資評級由「跑輸大市」調升至「買入」。

里昂預料,上述交易或於今年底完成,並因此將太古A在2024至2025年......

欲更詳盡分析,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更多關於6月第五周「收息股追蹤」,詳見:【下一頁

記者:蕭悅潾

藍籌相關券商看法,詳見:【內險板塊】【香港公用股】【藍籌收租股】【滙豐控股】【銀河娛樂】【長江基建】【金沙中國

延伸閱讀:虎年處處通應驗 兔年又如何

★★新書登場★★

hket 35周年10大電子書系列之外滙篇《5綫轉向 精明換錢攻略》

★★新書預告★★

大浪淘金 AI入門手冊、中國經濟復甦之路及美國息口下半場 投資布局。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請按此

...

撰文 : 蕭悅潾 Money Times

欄名 : 收息股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