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下半年 續可贏盡市場?(附車企預測數據)

研究報告 11:39 2023/07/31

分享:

分享:

業績期至,又為分析行業板塊及公司前景提供重要資訊。熱門的汽車板塊已率先迎來比亞迪 (01211) 的盈喜及長城汽車 (02333) 的盈警,加上海外巨頭特斯拉(美:TSLA)的季績,我們已可大致繪畫出下半年內地汽車板塊的前景:競爭加劇、盈利壓力大、強弱更分化。

比亞迪下半年優勢料擴大

中汽協早前公告,2023上半年內地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374.7萬輛,按年增長44.1%。整體增長仍然良好,但較2022年「倍倍升」的增長明顯放緩。加上中國第二季經濟復甦失速,令車企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顯得過於樂觀。

摩根大通統計,內地車企上半年平均只達到了其全年銷售目標的約38至39%,遠低於正常季節性的約47至50%。該行因此認為,在即將到來的中期業績季節中,遜預期的情況將比勝預期的情況更多。

延伸閱讀:比亞迪的5個「你要知」

專訪 星級名家曾淵滄 談港股吸納時機【下一頁

點擊圖片放大
+2

車企下半年除了要追趕銷售目標,也要應對特斯拉的減價促銷。

特斯拉上周公布業績,第二季交付超過46.61萬輛車,創單季新高,收入按年增47%也勝預期,但期內毛利率爲18.2%,按年大跌6.8個百分點,也是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CEO馬斯克(Elon Musk)更表示,犧牲車輛利潤率來換取更多產量「是說得通的」,若整體經濟環境不穩定,還會繼續進行降價。

比亞迪2022年毛利率也有17%,要打價格戰咬一咬牙仍可撑住,但是其他仍在虧損的車企,跟就蝕錢,不跟就失市佔,進退兩難。就算是傳統車企,持續萎縮的燃油車銷售也令可以支持轉型的本金愈來愈少。這也顯示在各企的業績預測之上,只有比亞迪仍能高速增長。

點擊圖片放大

上周五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由於中央至今未出台具規模的刺激政策,經濟信心仍然不足,故《措施》未能激起一絲漣漪。不過,「鼓勵汽車企業開發經濟實用車型」一項卻值得深思,因為內地現主流電動車價接近20萬及以上,若果日後中央要求推廣10萬元級別的新能源車,將激化比亞迪的競爭優勢,因為公司已建立了成熟的「海洋」系列廉價純電車,如「海鷗」價格僅7.9萬元至9.6萬元。

比亞迪致勝方針:規模經濟+垂直整合

比亞迪盈喜,2023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按年大增207%至240%,至93億至103億元(人民幣‧下同);長城汽車盈警,2023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按年大跌72%到79%,至11.5億元到15.5億元。

做新能源車做到一間多賺一間少賺,與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即「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減少」息息相關......

記者:陳煒傑

★★新書登場★★

hket 35周年10大電子書系列之外滙篇《5綫轉向 精明換錢攻略》

★★新書預告★★

大浪淘金 AI入門手冊、中國經濟復甦之路及美國息口下半場 投資布局。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請按此

...

撰文 : 陳煒傑 MONEY 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