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元深不見底 沙特展望2030
就算最終未能成功以3億歐元(約25.8億港元)天價收購法國射手麥巴比(Kylian Mbappe),沙特阿拉伯深不見底的「油元」,無疑已經改變世界足球的秩序,甚至影響整個足球世界的發展。
雖然沙特自2018年開始舉辦賽車、網球、拳擊等多項大型體育賽事,同時買入多支歐洲足球隊伍,但當地超過7成人口為40歲以下,足球始終是最受歡迎的運動。最佳例子是沙特去年於世界盃反勝阿根廷2比1,舉國歡騰的熱鬧場面,最終他們更是賽事中唯一擊敗這支王者的隊伍。


自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掌權後,沙特銳意開拓其他產業來支持經濟,逐步減少對石油的倚賴,並且訂下「願景2030」(Vision 2030)的大規模經濟計劃,而旅遊及休閒事業正是被寄予厚望的產業之一。
體育作為少數同時符合旅遊及休閒事業需要的項目,參考鄰國卡塔爾的經驗,舉辦高水準的體育賽事,正是吸引大量海外旅客到訪的捷徑。事實上,沙特已宣布聯同埃及及希臘聯手申辦2030年世界盃,反映壯大足球產業,是「願景2030」的重要一環。
難怪資產值高達6,500億美元(約5.1萬億港元)的沙特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過往一直集中於海外投資,今年卻突然注資當地4大球會成為主要股東,持股高達75%。
眼見今年初以體育史上最高薪金5億美元(約39億港元)與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簽約2年半,於全球帶來的巨大宣傳效應,4大球會財力大增,自然無寶不落。
今年夏天先後延攬賓斯馬(Karim Benzema)、簡迪(N'Golo Kante)、馬列斯(Riyad Mahrez)、波索域(Marcelo Brozovic)等逾十位效力歐洲一線勁旅的名將,未計薪金的轉會費開支已超過3億歐元。
雖然筆者一如「沙特大舉投資體育 背後肯定有陰謀?」中提及,仍然堅信沙特積極對外「搶人才」,對世界足球的影響有限,絕非外國網民所言「正在摧毀足球」。畢竟這批轉戰沙特的名將已是明日黃花,長江後浪推前浪下,歐洲各大球會一直有自己的造星途徑,正在等待接班的年輕人多的是。
這遑論突如其來的沙特巨額資金,如果用得其所,甚至足以成為歐洲球會培養更多新星的大水喉。
惟無可否認的一點,沙特已不再只向走下坡的老將埋手,同樣積極引入20多歲當打之年的國腳級球員,反映他們增兵既重視名氣,亦講究質素,料令一眾歐洲二線隊伍、以至財力有限的一線勁旅首當其衝。
最佳例子是26歲的魯賓利維斯(Ruben Neves),希望引入麥巴比的希拉爾(Al Hilal)竟開出5,500萬歐元(約4.7億港元)高價,成功擊退巴塞隆拿(Barcelona)等勁旅簽下這名葡萄牙中場。
引進具質素及叫座力的球星,向來是令本土賽事升格的首步,預期沙特於2030年之前,仍會從歐洲球壇大量引入頂級球員。當然,沙特聯賽能否進步至C朗口中的世界第五大聯賽,以至2030年之後會否重蹈中國聯賽覆轍,確是難以預料。
...
撰文 : 嚴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