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盈警大蝕500億 摩通:違約風險上升
碧桂園 (02007) 8月7日未能如期支付兩筆美元債利息,若30日寬限期後仍未能付息,就會成為又一間違約房企。摩根大通提出,碧桂園違約風險正在上升,更有機會因不公布中期業績而停牌。

摩根大通於7月23日根據三個壓力信號,下調碧桂園 (02007) 和碧桂園服務 (06098) 的評級至「減持」,並大削目標價6成。該行指出,碧桂園接著出現了更多警號:
一、碧桂園服務非執行董事兼主席楊惠妍,7月底捐贈近6.75億股碧桂園服務股份予國強公益基金會(香港)作慈善公益用途;
二、市傳碧桂園取消了23.4億元的配股計劃;
三、碧桂園服務將派發末期股息及特別股息的日期由原定的8月30日提前至8月11日。
另外,有市場消息指佛山市副市長帶隊的工作組進駐碧桂園,碧桂園回應內媒查詢時澄清有關傳言不屬實。




就算碧桂園在30天寬限期內償還利息,摩根大通認為,碧桂園有180億元(人民幣.下同)債券年底到期,隨著銷售仍然疲軟,融資壓力巨大,違約風險正在上升。該行又警告,如果審計師不簽字,碧桂園還存在不公布中期業績,繼而停牌的風險。
碧桂園作為內地前10開發商,佔全國樓市銷售2至3%,違約的影響勢必牽連甚廣:
一、民企內房更難生還
碧桂園的情況證明,內地去年11月出台的「金融16條」不能保證內房存活。假設全部國企內房不會爆煲,餘下來的民企生還者(佔2021年全國銷售的16%)就要面對更低落的購房者信心及更困難的融資環境。摩根大通估計,中駿集團 (01966) 及雅居樂 (03383) 短期違約風險較大,而新城發展 (01030) 及龍湖集團 (00960) 只要銷售不進一步惡化就能存活。


盡管摩根大通預計政策放寬將加劇,但受益者可能僅限於主要國企,而且市場會質疑政策有效性,由此引發的任何股價反彈也可能是短暫的。摩根大通建議趁低吸納市場份額可增長的國企內房,例如華潤置地 (01093) 、中國海外 (00688) 等。有關碧桂圍危機一文了解,按此瀏覽
二、內銀風險敞口擴大
內銀板塊中......
★★新書登場★★
hket 35周年10大電子書系列之外滙篇《5綫轉向 精明換錢攻略》
★★新書預告★★
大浪淘金 AI入門手冊、中國經濟復甦之路及美國息口下半場 投資布局。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請按此
...
撰文 : 陳煒傑 money times
欄名 : 券商有路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