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探索 加息挑戰下的成效

財金猛人追蹤 14:01 2023/08/21

分享:

分享:

如市場預期,美聯儲及歐洲央行繼續加息行動。雖然對抗頑固通脹,加息是無可厚非的事,但這個舉動無疑將利率再推上了歷史高位—尤其美聯儲恢復加息0.25%後,聯邦基金利率升至5.25-5.5%,達20年高位。在經歷了18個月的加息活動後,歐美經濟出現了什麼變化?最近的加息行動又是否今年內最後一次?

點擊圖片放大

加息行動的兩難抉擇—抗通脹vs保經濟

  • 1. 美國經濟:工資價格螺旋現象與經濟支撐點

對美聯儲而言,加息是一個兩難的議題:既要控制通脹率,又要避免過度傷害美國經濟。現在美聯儲已提高利率,但卻留下進一步加息的空間,證明美聯儲依然認爲經濟過熱,市場甚至出現工資價格螺旋現象。

於宏觀經濟學中,工資價格螺旋現象用於解釋工資上漲與企業之間因果關係。當工資上漲時,工人會隨之增加支出,而企業將根據此情況提高價格來獲利,進而使工人面臨更高消費成本,最後向企業要求更高的工資,這樣便形成工資與物價之間的持續性「螺旋式」上升。回顧過去一年間,利率便從0升至超過5%,卻未見美國經濟減弱,反映出美國經濟的強大韌性,但不斷攀升的利率無疑會使經濟受壓,故StashAway經濟分析師曾點明,投資者應著眼留意美國經濟還能支撐多久。

  • 2. 歐洲經濟:利率上升與經濟活動放緩

另一方面,歐洲央行已提高其存款利率至3.75%,與2001年4月時所創下的歷史最高位相同;而主要再融資利率更提高至4.25%。鑒於再融資利率變高使借貸成本提高,銀行可能直接將現金存入歐洲央行。綜合上述,最終結果將減緩經濟活動,這符合歐洲央行的預期,即透過收緊信貸,使經濟活動放緩,最終抑制通脹。

相對於美國,StashAway經濟分析師表示,歐洲在面對抗通脹及經濟增長之間的問題上更是「兩頭不到岸」。雖然,歐洲經濟活動開始放緩,但核心通脹率仍然高達5.5%,遠超歐洲央行2%目標的兩倍以上。因此,即使歐洲央行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現時也別無他選,只能繼續加息。

加息效果略見成效—就業市場放緩vs通脹降溫

勞動市場一向是美聯儲加息的決定因素之一。上月美國的新增職位數據依然低於預期,連續18個月的加息行動似乎正發揮預期效果:通脹開始降溫,而經濟表現維持穩定。這是市場新增職位數據連續第2個月低於預期,僅有18.7萬份新增職位,較原定預期的20萬個職位少,隨著平均工作週時降至自疫情以來的最短水平,就業市場似乎將繼續降溫。

StashAway經濟分析師認為,雖然加息行動需長時間嚴格執行才可看見效果,但就抗通脹而言,效果已如預期般開始出現,因此普遍預期這次加息為於今年內的最後一次。

着眼加息要點—單一資產表現vs多元資產配置

StashAway投資團隊認為現時美國的利率已接近上限,美聯儲有機會減息以刺激經濟。投資者切忌過分受市場的混雜資訊影響,應理性分析資訊,以便計劃長線的策略及大局。

有效投資的關鍵離不開:謹慎的風險管理、理性的投資態度及合理的長線計劃。StashAway投資團隊認為盡可能分散風險,以維持及穩定投資組合的價值。於市場波動期間,投資者別盲目跟隨市場風向,從多角度分析經濟數據,維持投資組合的多元性,而非只關注單一資產表現。

★★新書登場★★

hket 35周年10大電子書系列之外滙篇《5綫轉向 精明換錢攻略》

★★新書預告★★

大浪淘金 AI入門手冊、中國經濟復甦之路及美國息口下半場 投資布局。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請按此

撰文 : 梁穎瑩 智能投資平台StashAway集團投資總監

欄名 : 財來智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