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移居 計好4盤數

財金猛人追蹤 14:04 2023/08/26

分享:

分享:

隨着愈來愈多國家實施有利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繼續炒熱「移民潮」的話題熱度,但其實縱觀香港歷史,「驛馬星動」似乎是港人的必然經歷,遷居他鄉絕非一個陌生話題,試問哪位身邊沒有移民、出國工作、送子女到外國讀書以至回流的故事?

點擊圖片放大
+2

在安排移民遷居時,穩固的財務根基自然是重中之重,但身邊人眾說紛紜,一眾「移民KOL」湧現。

根據Endowus智安投2023年度《財富洞察報告》,家人與朋友是女性投資者以及大眾獲取投資建議的主要渠道,當各人所提出的財務規劃策略五花八門,而「集各家之大成」未見得尤其有效之際,我們可以如何真正釐清自己的需要?有哪些準則能夠衡量各方意見是否可取?

移民遷居基本功:明智預算 量入為出
要為移民遷居做好財務規劃,首先要從制定預算入手,按需量入為出,更要考慮潛在生活成本及影響資產實際價值的因素,防患於未然,而相關支出可劃分為以下類別:

1. 遷移支出:指的是一切有關搬屋移民的開支,包括搬運公司的收費、搬屋保險、交通開支等。

2. 生活支出:這類別涵蓋所有落腳當地後的支出,包括租金房貸、子女教育開支、日常生活成本、水電煤雜費等,而當中重中之重的考慮因素便是當地的稅務要求。

準備妥當?請不要忘記這些瑣「稅」事
稅務是決定移民成本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各地稅項要求繁複,容易讓「人生路不熟」的大家誤中「地雷」。

以港人移民熱點英國為例,當地入息稅可高達45%,而英國亦實行「全球徵稅」,任何人在正式成為當地稅務居民後(即於每個稅收年度在英國逗留多於183日)便需要就其於英國以外地區出售物業以及投資所得的收益繳付資產增值稅,相關費用可高達資產增值的28%。

部分國家更會對短期投資收益要求額外稅收,間接減少投資者的實際資產價值,亦意味投資者需按稅務法規調整個人資產組合。

按照稅務政策而調整理財策略是到外地生活的必修課題,但稅項隨時比投資更為複雜,亦牽涉法律問題,有見及此,向專業人士請教方為上策。

預算支出 更要估算及規劃收入分布
掌握支出的概念後,便需要預算收入,才能知道自己需要準備多少儲蓄。

要對收入作出估算,可先到各大求職網站找出該行業於當地的入息中位數,並了解入門級職位的薪酬。另外,各位亦應預料自己的實際薪金有機會因稅收或工作經驗影響而下降。

不論你計劃尋找甚麼類型的工作,都先要作出最壞打算,同一職位或許有數以千計的求職者,那便有機會需要較長的時間方能找到合適工作。

為免令自己人在他鄉卻焦頭爛額,各位在移民遷居前需進行極其詳盡的理財規劃,除了考慮上述的必要開支之外。

若想維持現有生活條件,以至達成理想生活模式,更需考慮娛樂以及閒暇時的支出,以列表形式將每月所有開支一一列明,從而推算所需費用,並按物價、通脹幅度等調整額度,再將預算增加大約10至15%。

擇日遷居並非單單因為迷信
在進行重大人生變動之時,我們一般會「擇個吉日」,移居海外之前要好好計劃周詳的時間表固然必不可少,但這卻非迷信緣故,而是屬於實際財務考量,除了可以按照時間表一步一步進行有系統的規劃,更能預早為遷居後3至6個月作好詳細打算,為自己準備好能應付大概半年生活開支的應急基金。

要準備應急基金,可先透過以上方法計算開支預算,再將相關數字乘以六,這便能大概算出所需的應急基金,從而預計自己需要多長時間才可準備充足,例如你現在月入24,000元而每月支出為18,600元,每月就可以有5,400元儲蓄撥入應急基金,再假設你需要120,000元作為應急基金,那麼就需要大概22個月才能達到所需金額。

另外,儲蓄的同時亦不要忘記通脹將會削弱資產的實際價值,因此可以選擇投資應急基金的部分資金於一些低風險產品之上,當中包括定期存款或貨幣市場基金等。

隨着遙距工作以及「數碼遊牧」(Digital Nomad)的興起,遷居海外在將來或許會成為港人的常態。不管你是選擇移民他方,或是短暫搬遷數年,亦切忌衝動行事,應保持理性進行計劃,做好財務規劃,才能使你日後的生活得到保障。

撰文:Endowus智安投董事總經理兼香港負責人袁淇欣

編輯:葉麗雯

★★新書登場★★

hket 35周年10大電子書系列之外滙篇《5綫轉向 精明換錢攻略》

★★新書預告★★

大浪淘金 AI入門手冊、中國經濟復甦之路及美國息口下半場 投資布局。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請按此

撰文 : 袁淇欣 Endowus智安投董事總經理兼香港負責人

欄名 : 姿本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