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財富李曉翀:重錘AI領域 Meta大展拳腳
貴為美股「Magnificent Seven」之一的Meta(美:META)今年表現強勁,但若目光還停留在留意她廣告業務的層面,那就有點過時了,剛過去的第三季度,Meta有三件關於人工智能方面的事件,令筆者眼前一亮。


事件一,7月19日,Meta與微軟合作,正式推出下一代開源大語言模型 Llama 2,並宣布免費提供給研究和商業使用。 筆者認為,此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進程中,影響了大模型競爭格局的發展。
皆因,當大家都在付費用chatGPT的時候,突然多了個免費的選擇,而且是開源,開源意味著共享,例如解決問題方面可以有參考價值,據筆者與業內人士交流,普遍反映Llama 2支持的語言輸入長度及競爭力不亞於chatGPT3.5的水平。
事件二,同是7月19日,高通的最新公告顯示,從2024年起,Llama 2將能在旗艦智慧手機和PC上運行。高通表示和基於雲端的大語言模型相比,在智慧手機等設備上運行Llama 2 等大型語言模型的邊緣雲計算具有許多優勢,不僅成本更低、性能更好、可以在斷網的情況下工作,而且可以提供更個人化、更安全的AI服務。
此事可看出Meta的野心,擴展至消費電子的領域應用,就算不是用Meta旗下的業務相關apps,也可以用她的Llama 2,而且分分鐘用家都未必知道,雖然現在高通的長遠發展有不少咎病之處,但作為手機界SOC的龍頭,強強聯手仍是不錯的踏腳石。
事件三,9月28日,Meta在官網宣布,在旗下的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三大社交平台中,集成28個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 這些AI機器人基於Meta最新發佈的大語言模型Llama 2打造而成,支援文本直接生成圖片,同時與微軟的Bing實現集成,可即時搜索網路最新消息。
之前的鋪墊終於逐漸顯現,就是將Llama 2融入旗下業務發展,而且這些聊天機器人更與微軟的Bing連接,意味著用戶直接在這三大社交平台可以直接用AI to C的功能,現在都不是太多人接觸過chatGPT這類應用,相信這些功能,可以令 AI to C普及,加速AI發展,而Meta的估值雖然暫時大部分仍是廣告,但在宏觀經濟逆風時,有更多的潛在用戶出現,提升在經濟下行周期的抗跌力。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執筆之時,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新書登場★★
hket 35周年10大電子書系列之外滙篇《5綫轉向 精明換錢攻略》
★★新書預告★★
大浪淘金 AI入門手冊、中國經濟復甦之路及美國息口下半場 投資布局。如有興趣了解更多,請按此
撰文 : 李曉翀 復星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研究部助理副總裁
欄名 : 無寶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