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香港經濟日報每日社評,詳盡分析香港以致環球的財經金融、經濟政策、股市樓市趨勢、國際關係形勢、中國政治與經濟、香港時事政局與議題。
共6,435篇

滙聚中外文化,始終是香港優勢根基。香港財經論壇2023昨日舉行,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指出,香港是中國與世界聯繫橋樑紐帶,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堅持國際化特色是香港揚名立萬成功密碼,面對任何

今日
國際化與時並進 香港優勢再延續

港府覓地超額完成,現屆政府對長遠解決劏房問題展示出決心。不過見微知著,從懷疑濫收水費個案檢控率可以看出,港府在改善眼前劏房環境方面,仍有相當空間可以做得更多。縱然規管劏房涉及複雜考量,當局亦需更積極軟

2023/11/27
長遠建屋目標清 眼前劏房速改善

內地樓市在「金九銀十」的傳統銷售旺季依然不振,當局加碼出手,金融監管機構就銀行向房企放貸,提出「三個不低於」要求,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等部門亦要求金融機構,落實好「金融16條」,反映中央看到內房債務問題的

2023/11/25
穩樓市政策頻出 內房融資迎利好

詐騙遍地開花,香港今年首9個月的案例及失款,均已突破去年總數。周日起,警方將夥拍金融監管者及業界,為轉數快用戶推送「可疑識別代號警示」,但騙技層出不窮,從全城注視的「假狗肉真行騙案」可見,今後無警示不

2023/11/24
詐騙猖獗擾全城 拆招警示聯手抗

廣東省日前發表「數字灣區」三年行動方案,涵蓋七項主要任務,當中「生活通」與普羅港人最為息息相關,推動回鄉證看齊「內地居民身份證」、全程數碼辦理申請等,均可帶來極大便捷,相信有助促進跨境消遣交流,但有關

2023/11/23
數碼灣區增便捷 私隱關注妥釐清

多個的士團體不滿政府無取締非法白牌車,原計劃今天停泊大埔林村許願廣場罷駛,但場地借用橫生波折後,宣布煞停行動。就算沒有新興科技平台,促成不公平的違規載客取酬,本港的士業服務質素,其實早已備受詬病。即使

2023/11/22
的士問題糾結多 正視白牌莫拖延

香港旅遊喜添話題之作!全球首個《魔雪奇緣》主題迪士尼園區歷時7年打造,昨日終於開幕,市民和遊客人頭湧湧,反映本港主題樂園在區內仍有獨特優勢。 只是本港不能怠慢。周邊地區競爭激烈,而香港迪士尼至今未有下

2023/11/21
樂園新猷趁旺勢 旅遊規劃須超前

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日前閉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其他與會領袖高舉創新科技,以應對氣候變化等不同環境挑戰。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剛指出,綠色轉型資金需求龐大,本港在籌集資本,尤能貢獻重要力量,而本港

2023/11/20
創科發展抗暖化 港助集資發揮大

表面和顏悅色的「習拜會」過後,中美的核心分歧愈趨浮面。中方昨於兩國商務部溝通交流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議中,申明關切美方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最終規則,以及制裁打壓中國企業等。 以總統拜登為首,美國和盟友縱然連番

2023/11/18
泛化國安損經貿 釐清界綫免多輸

時隔一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美國時間周三再度會晤達4小時。中美均在個別範疇各取所需,連同碰面期間和事後所透露的信息,可判斷雙邊關係已「穩下來」。然而,兩國之間深層次結構矛盾眾多,就算中方特

2023/11/17
習拜會晤穩關係 外資重臨仍存憂

為配合香港機場三跑道系統投運,國際速遞公司DHL Express斥資32億元的第3期擴建部分日前啟用,貨件處理量和效率雙雙躍升,進一步鞏固公司利用本港擔起樞紐任務。相對航運,香港於空運坐擁更強優勢,業

2023/11/16
空運樞紐領全球 三跑加持擴優勢

康文署豪花約5億元公帑開發的體育場地預訂系統,上周投運以來問題叢生,繼最初因流量大超設計容量,令系統癱瘓後,最新又再爆出私隱外洩風險。特區政府歷年來一再勾勒智慧城市藍圖願景,新一份施政報告更承諾,加快

2023/11/15
訂場系統弊叢生 監督統籌負眾望

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周三會晤在即,中美繼續共吹和風,營造理想對話氛圍。雖然外界普遍認定,兩國矛盾眾多,長遠關係難以根本回暖,但亞太經合組織(APEC)焦點日程上演前,一再

2023/11/14
習拜再會各有求 經貿回暖減擔子

本港迎來年底大型活動高峰期,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維港渡海泳、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3項國際體育盛事在過去的周末同時舉行,有利帶旺市面氣氛。 然而今次賽車出現的插曲顯示,要打造盛事之都,有眾多活動

2023/11/13
展盛事之都魅力 須力爭話題效應

本港經濟復甦力度不似預期,港府公布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向下修訂至3.2%,較8月時覆檢的4%至5%為低。有關數據無疑響起警號,在去年疫情經濟疲軟的低基數效應下,經濟反彈力度仍然受限,主因息口高企及外

2023/11/11
經濟動力存隱憂 速擬對策穩信心

全城土地不斷流標,政府連同「一鐵一局」今年已有6塊。港鐵昨公布,東涌東地皮沒有發展商出價問津,創下10年來首例,惟恐令私樓準買家,以及地產業界,互相加強各自在持續高息環境的審慎取態,將市場進一步推入惡

2023/11/10
頻繁流標牽連廣 嚴峻挑戰速應對

本港近年反覆錄得天文財赤,庫房儲備已比高峰期縮減近半。立法會昨提出「公共財政政策的檢討」無約束力議案,議會卻仍有聲音倡議更多津貼,足證要遵守憲制責任審慎理財的難度。特區政府各式經常開支正持續攀升,僅削

2023/11/09
財赤擔重減浪費 應使才使共籌謀

一連三日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完成今日的活動後,將圓滿閉幕。香港作為金融樞紐,多年來建立的法治保障、行業規模等,早已廣為各界熟知,但如今環球財金市場、地緣政局風雲變色,外資巨頭和內地高官是次聚首香江

2023/11/08
金融峰會彰優勢 巨頭齊聚正視聽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研究再重建多一個公共屋邨,近日終於傳出拍板重建彩虹邨。全城已屆「老年」的公私營房屋與日俱增,但舊邨拆卸的進度向來拖沓緩慢,既要大批居民忍受愈趨破落的環境,也妨礙順應時代變化,增加樓層、

2023/11/07
舊邨重建應需求 市區更新通盤來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表示,首三季經濟實際復甦遜預期,故全年增長預測範圍,會低於年初估算。環球經濟失速下,本港出口跌跌不休,但鄰近地區最新外貿已從谷底回升,港府更須審視眼前結構性挑戰,並正視稅務、地價收入

2023/11/06
外貿積弱結構變 財赤缺口成隱憂

以巴衝突爆發近4周,未見緩和迹象,以軍在美國默許下,對加沙的地面進攻反不斷推進,令區內緊張升級。以色列的軍事目標明確,希望用武力消滅巴勒斯坦激進武裝哈馬斯(Hamas),惟有關目標根本不切實際,不但導

2023/11/04
以攻加沙瀕失控 中東破局殃全球

轉數快12月4日起能在泰國使用、港人在大灣區內無縫使用移動支付等,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金融科技所帶來的便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科技這波大潮中,不能落後於人,既要繼續鼓勵和推廣創新,同時

2023/11/03
迎金融科技大潮 監管教育齊頭進

「港車北上」至今實施4個月,大受歡迎,運作尚算暢順,港府擬進一步推動「粵車南下」。本港面對經濟動力不足的問題,急需設法增加人流,粵車南下是契機,方便大灣區居民來港,對本港旅遊、消費有幫助,長遠甚至惠及

2023/11/02
粵車南下促互動 審慎推利商便民

本港樓市疲弱,負資產個案上升,上季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增至逾1.1萬宗,按季增幅達2.3倍,而按樓市形勢,負資產個案仍有機會增加。雖然本港銀行體系仍穩固,但負資產情況無疑釋出負面訊號,本地消費勢受打

2023/11/01
經濟復常挑戰大 消費旅遊加力谷

港府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定出發展時間表,北都四大區域定位亦更清晰,有利香港融入大灣區和長遠發展。北都這項20年大工程的挑戰亦不容小覷,港府有必要盡快制定明確財務藍圖,釐清項目錢從何來,方能鞏固

2023/10/31
北都綱領定位清 財務藍圖待明確

香港在疫後如何重新擦亮「旅遊天堂」招牌備受關注,港人北上深圳消費更成社會近期熱話。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文創產業發展處」,並打算明年制定《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文化及旅遊業不僅關乎旅客,還與本港市民

2023/10/30
文創新意吸旅客 豐富設施留港人

香港的醫療水平,無論在臨床還是科研方面,一向是世界級的高水準,本港在醫療科技領域具深厚發展潛力。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便提出,將香港發展為醫療創新樞紐,長遠建立自家審批機構,直接在港審批藥物。

2023/10/28
借港醫療優勢 助醫藥科技創新

新一份施政報告揭盅,司局長昨日首個解畫範疇,正是熱議的催谷生育政策。官員形容,2萬元獎勵金不過是「利市」,更重要是利用組合拳,營造有利環境,強烈傳達出政府鼓勵生小孩的信息。近年本港新生兒數目連番破底,

2023/10/27
政商攜手谷生育 多元發展添動能

特首李家超於競選政綱已提出「基建先行,創造容量」,新一份施政報告昨天進一步凸顯理念。在現有「三鐵三路」硬件規劃之上,當局公布於北部都會區,加入「兩鐵一路」和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積極引領市場力量,順應官方

2023/10/26
基建帶動谷發展 產業生活融灣區

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市民普遍冀盼,只要恢復跨境往來,香港很多問題即可迎刃而解。一年匆匆過去,經濟復甦未盡如預期,消費外流、股市疲軟和樓市萎靡等中短期困擾揮之不去,亟待今天新一份政策總

2023/10/25
紓解困境振經濟 戰略部署握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