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十年間,聯儲局過分專注保持金融穩定性,以犧牲通脹目標為代價,來紓緩金融市場波動。可是,在通脹高懸的今天,恢復低利率政策只會推遲目前正在經歷的陣痛,甚至使其演變成更大、更痛苦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聯儲
日本市場於過去十年一直被環球投資者忽略,隨着市場出現結構性轉變,經濟持續以溫和步伐復甦,以及近期浮現的利好因素,富達國際預期日本市場將展開新一頁,光明前景將重新吸引環球投資者視綫。 日本為世界主要經濟
白宮和國會共和黨領袖,在進行一場「誰先眨眼」的比賽,屏息旁觀的金融市場快要缺氧而亡了。美國政府債務上限,是市場的絕對關注焦點,白宮官員和共和黨代表進行了密集磋商,雙方都曾表示審慎樂觀,但卻無法達成共識
新興市場貨幣政策將轉向,似乎尚未充分反映到投資市場之上。隨着整體消費物價指數(CPI)自高位回落,新興市場通脹亦出乎意料地在最近出現下行情況。2023年3月,17個主要新興市場的整體通脹同等權重平均值
經濟持續惡化,道富環球投資管理預計中國公民可能會在短期內傾向於購入黃金,以累積和保護財富,並對冲自2020年以來中國股市較弱的表現。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實物黃金的主要買入國之一。自2013年超越印度
從3月開始,美國在兩個月內出現當地史上第二至第四大的銀行倒閉案例。雖然危機未演變為系統性風險,但亦不宜將其定性為個別事件而掉以輕心。畢竟今年倒閉的三家銀行總資產已經遠高於2008年倒閉的25家銀行資產
白宮和國會領袖就債務上限問題進行了接觸,但是並未達成任何共識,並取消了原計劃周五的會面,令市場感到憂慮。美國國債的CDS在上周明顯有上升,不過還沒有到恐慌的地步。美聯儲公布了兩份調查報告,顯示銀行大幅
亞太區投資者對另類資產的興趣日益濃厚,當中包括生命科學房地產及護老院等的醫療保健房地產,生命科學行業的長遠增長前景強勁,亦反映出人口結構趨勢。到底醫療保健房地產行業可否為核心及增值型投資者提供顯著的機
基建是穩健的投資,毋庸置疑,無論是面對短周期衝擊如信貸事件、量化緊縮、滯脹,抑或應對結構性情境包括逆全球化等,其投資回報都能展現韌性,是組合內不可或缺的投資標的。 以基建(Infrastructure
如何理解「逆全球化」?未來將呈現怎樣的特徵?如何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尋找中長期看好產業?本文基於新經濟地理學派的思想,提供一些啟示。 (1)重新經濟地理學派三大基本假設變化理解「逆全球化」: 「全球
充斥着大新聞的一周。美聯儲暗示加息周期可能已經結束,歐洲央行卻說還要再加。銀行恐慌再次威脅金融穩定,就業市場則維持着強勁的動力。OPEC+啟動了減產100萬桶原油的計劃,但是衰退風險讓原油價格暴跌。極
長期以來,地產配置一直是構建多資產投資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投資者提供有意義的長期回報潛力、通脹保護和多元化收益。所以,投資者可以考慮把REITs加入其多元資產組合中。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al
隨着航空旅遊捲土重來,公眾出現報復式旅遊,更多僱員返回辦公室工作,預料交通運輸基建將受惠於業務量回升,其中機場及收費公路明顯受惠。 機場行業的交通量數據,反映公眾的旅遊意慾甚高,以旅客為主的機場錄得最
美歐經濟增長數據不錯,可是通貨膨脹仍距離政策目標相當遙遠,市場等待美歐央行的政策決定,尋找利率見頂的迹象。有美國中小銀行的股票再次遭到拋售,不過市場並不顯得驚恐,VIX更跌破16關口,創下疫情以來的新
近期美國的經濟數據帶來不同啟示,擔心通脹及勞動市場緊縮的鷹派人士指出,失業率將跌至3.5%,接近歷史低位。與此同時,鴿派人士正尋找證據證明聯儲局已採取足夠行動,並指出工資增長及平均時薪有所放緩以及職位
宏利投管認為,過去收緊政策的影響尚未完全滲透至實體經濟、環球經濟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陷入衰退、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對聯儲局「一定會出手救市」的想法等。 估計在當前環球經濟周期中,宏觀環境將變得更差,投資者
A股指數近期有所回調,交易維持高位。近期外部擾動有所增加,美聯儲官員鷹派表態或預示5月加息概率上升,中美關係再度受到關注。 市場展望方面,A股短期調整無礙中期表現,當前市場機會大於風險。雖然本周市場有
美國股市在區間上落,企業盈利和經濟數據未能給出新的市場方向。中小銀行的資金流出紓緩了,但是美聯儲官員開始討論金融緊縮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美債窄幅波動,資金靜等美聯儲下一個利率動作。美元滙率繼續下探,石油
美國銀行業危機可能只是美國經濟各個領域受到高利率不利影響的冰山一角,小型企業、商業房地產料將持續受到影響。而歐洲、中國乃至環球更有着各自不同的挑戰。 美國銀行業危機證實了保德信固定收益(PGIM Fi
美國通脹降溫,但美聯儲鷹派人士並未放鬆警惕。美國經濟明顯正在放緩,通脹也在降溫。即使美聯儲關注的通脹焦點,即核心服務業(房屋除外)通脹,也出現了放緩迹象。 然而,美聯儲仍持鷹派立場。美聯儲3月份會議紀
市場對利率上升及經濟衰退憂慮,所以今年第一季持續波動,而此時銀行業的壓力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然而,由於企業基本因素穩健,高收益投資者及發行人持更為審慎而非憂慮的態度。 3月份,由於矽谷銀行及Signa
美國加息周期接近尾聲,讓資金繼續增加風險權重,全球股市、石油商品和黃金白銀一起上揚,恐慌指數VIX走出15個月來的新低。這一切要感謝美國通貨膨脹大幅回落。3月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不少成員願意討論停止加
美國利率已升至過去10年未見的高位,收息者猶如久旱逢甘露。鑑於量化緊縮已實施一段時間,加上利率見頂在即,現在是看好收益投資的好時機嗎?投資者該如何應對目前的新環境?新機遇有哪些風險? 分析顯示,目前多
市場熱議美國行將衰退,調撥部分資金至債市,分散投資至亞太區,吸納防守性比較高的健康護理行業,都是可行的投資部署。 早前,歐洲、美洲地區相繼有銀行流動性出現問題,令部分市場人士認為,聯儲局有機會於3月份
美聯儲整治就業市場過熱的措施,顯露出初步的成效。美國最新的非農就業數據顯示,勞工市場進一步降溫,雖然還沒有到立刻讓貨幣政策轉調的地步,但是利率政策出現了回旋空間。資金risk on(增加風險權重),全
中國經濟活動復常,預計將對亞太地區的經濟和房地產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尤其是那些依賴中國需求的經濟體,將最為受惠。 澳洲(Australia)近三分之一的在校生來自海外,其中,中國學生在2019年佔比最多
英倫銀行仍有未完的任務,看來通脹因素繼續是該央行的主要憂慮。 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近期再度上調利率0.25厘,至4.25厘,加息幅度符合普遍預期。當委員會表示通脹前景惡化將有必要進一步加息之際,是次
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近日發表報告,對中國即將公布的3月經濟數據作出前瞻評述。 瑞銀指出,3月統計局製造業PMI繼2月大幅反彈後,小幅下行0.7個百分點至51.9,非製造業
美股納指走出了疫情以來最佳的一個季度,多數國家股市上周大幅上揚。美歐物價遭遇惰性通脹,回落速度不如預期,資金今年以來擔心政策利率在更高位停留更長的時間。 3月份美國幾家銀行暴雷後,市場認定政策利率接近
2022年,低估值股票的表現大幅領先於具有高增長潛力的股票,MSCI世界價值指數跑贏MSCI世界增長指數23%,價值股已連續第二年跑贏增長股。在過去8年,價值股有7年跑輸增長股128%,這讓許多投資者